“菜刀哥”用生命诠释善良,突发心脏骤停昏迷多日后离世,我们能做些什么?

图片


2025年3月3日凌晨1点40分,曾因郑州暴雨中“劈车救人”感动全网的“菜刀哥”李坤朋,因病去世,年仅39岁。   


2025年2月12日凌晨,李坤朋下班后和朋友聚餐时发生心脏骤停,没了反应和正常呼吸。


尽管餐厅服务员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医疗急救人员抢救50分钟恢复了他的心跳。


最终因其大脑长时间缺氧导致严重损伤,昏迷20余天后,于3月3日凌晨去世。


图片


这位平民英雄曾在郑州暴雨中手持菜刀破窗救出祖孙三人,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残酷的玩笑。


39岁的他,本该是家庭的顶梁柱,却因突发心脏骤停,昏迷20余天后离世,令人痛心。


他的离去,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敲响了对“急救意识”和“见义勇为保障”的警钟。  


从救人视频刷屏到病逝消息冲上热搜,许多人留言:“好人不该这样仓促离开”。   


李坤朋的悲剧提醒我们:生命无常,但行动能创造希望。


李坤朋发病时心脏骤停,若现场有人掌握心肺复苏(CPR)和使用AED,存活率可能大幅提升。   


他的突然离世提醒我们:英雄也会被生活压垮,健康没有“豁免权”。  


图片


李坤朋用菜刀劈开车窗的那一刻,照亮了暴雨中的生命;他的突然离开,则是一记沉重的警钟。 

长期熬夜、高强度工作,都会累积健康隐患。

胸闷、气短、不明原因乏力都是危险信号。


大家要关注身心健康,定期筛查,重视身体信号。


即使无基础疾病,突发疲劳、胸闷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李坤朋的案例折射出许多打工人的缩影:长期高强度工作、忽视健康信号、缺乏急救保障。


李坤朋发病时,服务员及时拨打120并尝试救助,但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率仍需提高。


每年有100多万人因心脏骤停猝死,但身边会急救的人却是百里挑一,更多人掌握心肺复苏(CPR)和AED的使用等技能,关键时刻能够挽救更多生命。


公共场所应考虑配备急救设备,餐厅、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应配置AED,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们无法预知意外,但可以用知识和行动,为彼此多争取一线生机。 


图片


李坤朋用生命诠释了善良与担当,我们虽无法复制他的壮举,但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公益行动,加入本地志愿者组织,关注弱势群体,从身边小事做起。  


英雄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平凡人的善意与担当,同样能照亮人间。


记住:救人英雄需要被铭记,而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与他人的“守护者”。


从今天起,关注健康、学习急救、传递善意,这是我们每个人对生命最好的致敬。  


“救人英雄”走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急救,配备急救设备让更多生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