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一发现就是晚期?身体发出这5个信号,赶紧去医院!

有些人,平时也没感觉自己有啥不舒服,但去医院一检查,结果居然是“神经内分泌肿瘤”一看到“瘤”这个字,顿时就吓软了。

“安?!神经还会长瘤啊?我咋都没听过!”

“哦豁,得了这个病是不是就没救了?”

“肿瘤嘛,都是良性的,切了就没事了……”

医生提醒: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确诊率在明显上升

目前,它的发病率比 20 年前增加了 8 倍,而且年轻的患者越来越多

神经内分泌肿瘤到底是咋个回事?我们这就来看看——

先搞清楚

啥子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异质性肿瘤。

它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一个部位,其中胃、肠、胰腺和肺,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那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
在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有 5%~10%属于遗传相关型

因此,有家族史的人注意了,你属于高危人群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家族史的人就安全了,恰恰相反,剩下超过 90% 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都是散发的,不会遗传。

此外,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比较隐匿,目前还没有明确病因,很容易误诊,以至于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

身体出现这 5 种症状

当心神经内分泌肿瘤!

下列这些症状可能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信号,一定要当心:

● 低血糖并伴有严重饥饿感:容易在清晨或者运动后发生,比如出现轻度头晕、眩晕等症状;

● 潮红:突发性或持续性头面部、躯干部皮肤潮红,像酒精、剧烈运动、精神压力或者进食巧克力、香蕉等都可能诱发;

● 腹泻:轻度或者中度腹泻,常常伴有腹痛的症状;

● 盗汗:出现间断性的盗汗,容易被误诊为更年期;

● 反复性胃溃疡:如腹痛、腹胀,以及间歇性的餐后不适,容易被误诊为应激性肠道疾病或者消化性溃疡。

如果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一定要提高警觉,尽快就医,排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千万不要再耽搁了!

这 4 种认识和看法都是错的!

注意了!这 4 种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看法,都是错的:

误区一: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良性肿瘤,做手术切了就没事

一听到“瘤”字,很多人认为肯定是良性,其实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都是恶性或有恶性潜能,也有可能会复发、转移

因此,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治疗后,都要定期去医院随访复查。

误区二:得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就没救了

有的人又是另一种极端,以为得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就没救了。

实际上,现在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早期发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治愈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没有治愈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也能达到 5 至 10 年。
所以,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实是一种温和的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误区三: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神经系统的疾病

不是!

它虽然叫神经内分泌肿瘤,但跟神经系统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些人一看到检查报告上写着神经内分泌肿瘤,就跑去看神经外科或者神经内科,折腾一大圈,反倒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四:得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一定要做放疗、化疗

很多人由于害怕放疗、化疗,从而放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这真是大!错!特!错!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主要是以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为主,极少数需要化疗。

换句话说,超过 80% 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即使转移,也不需要做放疗、化疗!

怎样才能预防神经内分泌肿瘤?

1、普通人群

对于没有症状的健康人群来说,建议 45 岁以上的,一年做一次体检,除了基本体检项目,还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2、有症状的人群

如果不适症状持续三个月(或者大于三个月),并且不断加重,常规治疗后没有明显好转,那无论年龄多大,都建议立即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

当然,除了积极做好疾病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也是预防肿瘤的有效方法。

换句话说,如果你老是酗酒、暴饮暴食,那即使神经内分泌肿瘤没找上你,也可能会被其他肿瘤盯上!

确诊神经内分泌肿瘤该怎么治?

如果确诊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别太担心,现在的诊疗手段非常丰富,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一些医院还有一些新技术:

比如专门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检查评估的 PET CT,相较于普通 CT 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有助于发现微小病灶

再比如针对原发及转移肿瘤的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能够精准消灭肿瘤细胞,并且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比较轻微。

总之,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温和的肿瘤,千万不要因为怕这怕那,反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