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5日讯(记者李智)2025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众多跨国公司高度关注中国两会。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提到了近来热词——人工智能(AI),本间哲朗表示,今年的中国两会,将更加关注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动向。
人工智能既是热点也是机遇
去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还强调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本间哲朗认为,这些举措预示着传统产业将迎来一场由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驱动的深刻变革。从传统的工厂模式转变为智能工厂,从基础的加工制造步入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时代,这一进程正在不断加速演变。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趋势,为诸多领域的企业带来更多机会。本间哲朗表示,在中国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松下也将持续开发迭代产品,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硬件方面扩充市场。
他还特别提及,松下内部员工也在尝试利用中国的AI产品进行办公,“现在我们也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员工提供DeepSeek试用版的AI服务,以此提升工作技能。”
中国供应链稳定性关系着外企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近年来在中国乃至全球不断升温的热词。本间哲朗认为,这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起到关键作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中国领先的IoT、AI、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可持续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和理念,都将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他表示,松下紧跟中国发展步伐,持续推广立足中国本土的科技创新,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当前,中国稳定、可靠、灵活的供应链优势也愈发显著。本间哲朗称,松下通过不断深化供应链的中国本地化转换,并导入供应链可视化平台,对在途管理、风险预知等方面做到了全面保障。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关系着松下以及许多外资企业的发展。松下将会一如既往地深耕中国市场,不断推动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本间哲朗表示,松下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和营商环境改善的见证者,如今中国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外资企业能够感受到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市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保持作为制造大国的同时逐渐转变为消费大国、工程大国、创新大国。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新技术接纳能力强,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这给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中国近日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其中明确了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并进一步指出,对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对此,本间哲朗表示,从中能够看出中国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的决心,相信这也将为深化日中经济合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编审:王月博 蔡晓娟
【责任编辑:刘峻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