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专机一路向东,去见他真正的盟友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50字,阅读需5分钟

1.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展开“停火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

2.特朗普试图通过软硬兼施手段施压泽连斯基,而泽连斯基则坚持乌克兰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3.由于根本性的分歧,谈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4.然而,泽连斯基在会谈中展现出从“喜剧演员”到“战略棋手”的转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5.最终,泽连斯基将获得新的支持,继续为乌克兰的未来而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当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与泽连斯基展开“停火谈判”时,这场对话注定是一场充满戏剧性却又毫无实质进展的表演。

最终,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特朗普最后不得不承认:“你的人民非常勇敢。但你要么达成协议,要么我们出局。如果我们出局了,你会打到底的。”

这句话看似是对泽连斯基强硬态度的认可,实则是特朗普试图通过软硬兼施手段,施压失败后的无奈总结。

图片

在这场被直播的会谈中,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特朗普以调解人自居,强调自己能够促成重大协议,并让乌克兰避免重回冲突状态。

他反复向泽连斯基传递一个信息:你没有牌了,赶紧接受我和普京开出的条件。而泽连斯基则毫不退让,明确表示停火“行不通”,因为“俄罗斯会利用停火进一步破坏局势”。

他还提出要求美国必须向英国和法国保证派遣“维和部队”,同时坚称俄方必须为乌克兰重建“付出代价”。

图片

特朗普的逻辑是基于一种实用主义的交易思维——用威逼利诱换取乌克兰妥协;

而泽连斯基则站在主权国家的立场上,认为任何缺乏安全保障的停火都是不可接受的。

这种根本性的分歧使得谈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谈判桌前的"纸牌屋":当商人思维撞上战壕逻辑】

特朗普在会谈中的表现堪称典型的商人式谈判风格。他先是摆出一副强势姿态,声称“你没有牌了”、“只有我们支持你,你才有牌”。

随后又转而采取怀柔策略,承诺提供大量武器,并暗示签署协议后乌克兰的处境会更好。然而,这些套路对于泽连斯基来说并不奏效。

图片

首先,特朗普低估了泽连斯基的决心。泽连斯基并非普通的政治家,他是一个经历过全面战争洗礼、深知国家存亡意义的领导人。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按照特朗普的要求接受停火,乌克兰将失去所有主动权,甚至可能陷入更危险的局面。

因此,无论特朗普如何威逼利诱,泽连斯基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没有安全保障的停火等于投降。

图片

其次,特朗普的谈判筹码本身就不够。他的核心论点就是“你没有牌了”,但这恰恰暴露了他对乌克兰局势的误解。

泽连斯基之所以能够顶住压力,是因为他背后还有欧盟的支持,以及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认可。

特朗普试图用“断供威胁”来迫使泽连斯基屈服,却忽略了这一点:即使美国撤回支持,乌克兰也不会轻易放弃抵抗。

【泽连斯基的反杀:从"喜剧演员"到"战略棋手"】

特朗普自认为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调解人”,试图通过主导停火协议来赢得政治资本,甚至梦想能借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在会谈中,他反复强调要泽连斯基妥协,试图构建一个表面上的和平框架,然而这却是建立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

泽连斯基的立场则迥然相反。他明确表示,停火“行不通”,乌克兰只有在获得足够安全保证的情况下才考虑和平。

图片

特朗普的典型表态,包含了无奈的威胁和不难察觉的心虚。他反复对泽连斯基说,你没有牌了,赶紧接受我和普京开出的条件。

而泽连斯基则毫不退让,明确指出,乌克兰的立场并不会因特朗普的一个呼吁而动摇。

他始终坚信,俄罗斯的本质不会因任何所谓的停火协议而改善,乌克兰绝不能在没有安全保证的前提下交出自己的未来。

图片

到了交锋的后半段,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言辞不仅显得无力,还有着明显的心虚。“你要么达成协议,要么我们出局。”

会谈的最后,特朗普不得不承认:“如果我们出局了,你会打到底的。我不认为这会很漂亮,但你会坚持到底的。”

当然,最后特朗普还不忘试图再利诱一下泽连斯基——“但是你没有牌。一旦我们签署了协议,你的处境会好得多。”

【尾声:枪炮与谈判的艺术】

泽连斯基明确表示,停战的前提是俄罗斯必须为乌克兰重建“付出代价”。

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支付7500亿美元重建基金的提案,不仅获得欧盟背书,更在联合国形成道德高压。

就连俄罗斯也同意,可以把俄罗斯冻结在欧洲的3000多亿美元资产,用于乌克兰重建。

这种把道义优势转化为地缘筹码的能力,让特朗普的"交易艺术"相形见绌。

图片

周五中午的会谈不欢而散,特朗普登上空军一号,飞往佛罗里达海湖庄园过周末,而泽连斯基的专机也飞离华盛顿,一路向西飞跃大西洋,回到欧洲,

在伦敦,星期天将召开欧洲国家援乌峰会,十几个国家首脑出席。在那里,泽连斯基将获得新的支持,也是最关键的支持。

此刻的第聂伯河两岸,春耕拖拉机与坦克履带共同碾过冻土。在这片埋葬过纳粹帝国的土地上,新的历史辩证法正在炮火中淬炼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