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卫伟
来源 | 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
全球合伙人招募 | lanxueziben(微信)
任总(任正非)最初的提法就是“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他要我就此命题写一篇文章。我在文章发表时将题目改为“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公司存在的理由”。为什么把“唯一”两个字拿掉了,是因为未敢突破西方的企业理论。
西方的企业理论对于企业是为谁的,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是为股东(Shareholder)的,也即是为投资者的,企业归投资者所有,投资者拥有剩余索取权,企业不能给投资者带来高回报,投资者就会撤资,将资金转投回报高的企业。
这在英美等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以及董事会聘用经理人的委托—代理机制下表现得非常明显。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是为利益攸关者(stakeholder)的,利益攸关者中包括顾客、股东、员工、社区等利益群体。第一种观点是主流观点,西方的企业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这就是我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把“唯一”两个字拿掉的原因。在我看来,作为学者,提出理论观点一定要慎重,最忌讳的就是前后矛盾,自己否定自己。
任总在看到我发表的文章后还专门问过我,为什么把“唯一”两个字拿掉了?在他以后的讲话中,更是多次强调“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对此,我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深化的。我理解任总的这一思想,首先是站在客户角度而不是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华为存在的价值的。客户选择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华为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客户才不管华为的投资者是谁、员工是谁呢。
其次,如果客户不购买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哪会有股东和员工的利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再有,华为是一家员工持股的公司,员工和企业家都是股东,我们总不能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客户之上吧。最后,任总的这一思想还涉及做生意的大道,什么是生意的大道呢?就是通过利他来利己,越是能够利他,就越是能够利己。利己谁都明白,但通过利他达到利己的目的,就不是谁都能真正认识到和自觉做到的了。
任总的观点不是故意挑战西方企业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基于华为实践的理性思考。剩余索取权的逻辑很清楚,投资者在企业价值分配中是排在最后的,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就必须控制好排在前面的收入和支付给各个利益主体的成本,所以,投资者一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促进企业效率的原因和动力。
但这也是客户抛弃企业的原因,事物都有两面性。而按照任总上述观点的逻辑来看,客户持续购买华为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推动华为长期有效增长的压力、动力和原因。华为没有上市,实行员工持股,出钱购买公司股票,转让都没处转让,只有让客户首选华为,让公司更有效率,才能使大家持续获益。为此,公司只追求合理的利润,将更多的利益与客户、员工分享,加大未来的投入,持续推进管理变革。华为是从自身的长期利益出发理性地控制人性对利润的贪婪,而不是利用人性对利润的贪婪去经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