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商银行风波不断:高息贷款引争议,监管罚单敲响警钟

AI划重点 · 全文约1669字,阅读需5分钟

1.民营银行锡商银行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问题遭监管罚款35万元,暴露出其在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短板。

2.该行旗下的消费贷产品“锡锡贷”最高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5.98%,引发市场广泛争议和合规风险。

3.锡商银行的股东背景存在隐忧,部分股东陷入财务困境,可能影响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

4.由于高息贷款模式,锡商银行在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和市场竞争压力。

5.为此,锡商银行需要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优化风控体系,以应对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和信用风险上升的挑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4年,民营银行锡商银行(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表面增长与隐忧加剧并存的一年。尽管该行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但近期的一系列风波,包括高息贷款产品引发争议、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问题遭监管罚款,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盈利可持续性风险,让外界对这家年轻银行的未来发展产生深深担忧。

监管重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违规,锡商银行被罚35万

2024年8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锡商银行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5万元。作为一家仅成立四年多的民营银行,锡商银行发展迅猛,但这一罚单暴露出其在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短板。

面对监管处罚,锡商银行在8月9日发布公告,声称将“举一反三、彻底整改”,并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然而,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银行的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锡商银行的这一违规暴露出其风控能力的不足。如果无法及时弥补短板,其未来或将面临更大合规挑战。

高息贷款遭质疑:锡锡贷年利率高达35.98%

除了监管问题,锡商银行旗下的消费贷产品“锡锡贷”也引发市场广泛争议。据调查,该行的“锡锡贷”最高综合年化利率竟高达35.98%,远超市场主流消费贷款产品的利率水平,在当前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这一高利率水平极易引发合规与舆论风险。

目前,多家持牌消金公司、网络小贷机构的贷款产品利率最高均不超过24%,甚至部分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已低至3%-15%。在这一背景下,锡商银行“亲自下场”推出高达近36%利率的贷款产品,不仅违背了当前消费金融利率下降的市场趋势,也使得其在合规性上面临严峻考验。

事实上,此前即便有银行联合助贷平台发放近36%的高息贷款,银行自身往往只作为出资方,而不会直接推出如此高利率的贷款产品。锡商银行此举无疑挑战了市场惯例,可能会引发监管关注,甚至被质疑存在“变相高利贷”的问题。

此外,用户对“锡锡贷”的投诉也在增加。据黑猫投诉平台,多名用户反馈其贷款过程中被收取高额担保费,导致实际年化利率超36%。例如,一位用户借款14000元,分6期,每月还款2582.73元,每月担保费超过100元,实际年化利率高达35.7%,远超银行贷款常规利率区间。

股东背景存隐忧:部分股东陷入财务困境

锡商银行的股东构成也值得关注。作为一家由多家民营企业联合成立的银行,锡商银行的主要股东包括红豆集团(持股25%)、澄星集团(24%)、兴达投资(9.99%)、双象集团(9.99%)等。

然而,部分股东的经营状况却并不乐观:澄星集团曾因财务问题被限制高消费。峰润技术已被列为被执行人,面临财务压力。股东的财务健康状况对银行的资本稳定性至关重要。如果主要股东陷入困境,可能会影响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进而削弱其抗风险能力。

尽管锡商银行2024年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7%,但从其业务模式来看,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仍存疑。2023年,锡商银行净利润为3.87亿元,同比增长45.02%,但这种高增长是否建立在高息贷款的基础之上?

相比之下,锡商银行的存款利率并不突出: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2.7%,5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2.6%,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6%,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5%。

在存款端缺乏明显竞争力的情况下,该行通过高息贷款业务拉动收入增长,但这一模式存在极高风险。如果监管趋严,贷款利率被限制,锡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将面临重大考验。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消费贷利率进行了严格监管,部分银行已开始降低贷款利率,部分持牌消金机构的综合利率已降至24%以下。如果监管进一步收紧,高息贷款模式可能难以为继,锡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受到直接冲击。

高息贷款的用户群体通常以中低信用人群为主,一旦经济环境恶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下降,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大幅上升。考虑到锡商银行成立时间短,抗风险能力较弱,未来该行或将面临更高的信用风险。

部分股东经营状况不佳,如果未来出现资金链问题,可能会影响锡商银行的资本金补充,进一步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高息增长模式能撑多久?

锡商银行在短短四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正面临合规与可持续增长的双重挑战。高息贷款的盈利模式是否能够长期持续?信息科技管理漏洞是否会带来更严重的合规风险?这些问题都是锡商银行未来必须解决的难题。

面对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信用风险上升,锡商银行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优化风控体系,其未来可能会遭遇更大的经营压力。短期内,高息贷款或许能带来可观利润,但长期来看,风险或许早已埋下隐患。(内容来源|商业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