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2025听两会丨全国人大代表赵治海:打造饲草产业新生态,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战略支撑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李洪鹏)“我国优质饲草自给率不足60%,进口苜蓿、燕麦草等成本高昂且供应不稳定,已成为制约畜牧业降本增效和粮食安全的关键瓶颈。”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河北省杂交谷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赵治海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说。他建议,以发展谷草产业为核心,联动海南自贸港区位政策优势与东南亚跨境农业资源,打造饲草产业新生态,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战略支撑。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杂交谷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赵治海(来源:张家口日报)

赵治海认为,我国耕地资源紧张,传统“人畜争粮”矛盾突出,亟需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模式突破,开发高产、抗逆、营养均衡的新型饲草品种,构建“国内研发+跨境协同”的多元化饲草供应链。

“发展谷草可替代30%至50%进口苜蓿,亩产干草达1.5吨以上,粗蛋白含量12%至15%,显著降低养殖成本。”他说,谷草耐旱耐瘠薄,可在北方干旱区、盐碱地等边际土地种植,不与主粮争地,亩均节水30%,符合“向盐碱地要粮”战略方向。此外,东南亚国家旱季光热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仅为国内的30%,利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与海运枢纽优势,可建立“国内育种—东南亚扩繁—海南加工”的跨境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

在赵治海看来,目前,谷草种植尚未纳入国家饲草主导品种目录,规模化种植面积不足百万亩,缺乏跨区域适应性试验数据。此外,从种植、收割、加工到储运的机械化配套滞后,颗粒饲料加工产能分散,缺乏统一质量标准。

对此,赵治海建议,可以将饲用杂交谷子纳入国家种业振兴重点工程,设立专项研发基金,支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等机构,攻关抗高温高湿品种,适配东南亚种植环境。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黄淮海盐碱地建立5个至8个国家级谷草种植示范基地,配套精准灌溉、青贮收割等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此外,在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布局现代化谷草颗粒加工中心,对东南亚返销干草实行“保税加工”政策,免征增值税。另外,配套建设30万吨级饲草储备库,纳入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9
不肝不氪,武将招降+养成!经典三国,全靠智商策略获胜!
广告三国群英传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