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谭岳衡:支持DeepSeek、字节跳动等内地企业到港上市融资|两会声音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国际董事谭岳衡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北京报道

春节后,DeepSeek在全球引发热潮,港股科技企业的估值持续回升。

3月4日,全国两会正式开幕。一直关注香港资本市场以及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交银国际董事谭岳衡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要深化香港资本市场领域改革开放,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大力提振香港资本市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谭岳衡指出,支持DeepSeek(深度求索)、大疆、字节跳动、宁德时代、长江存储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内地企业到港上市融资,以高新科技创新企业重塑香港资本市场形象,吸引全球资本分享中国科技创新红利,为全球资本提供美国市场之外另一配置选择。

有效提振资本市场需求

近年来,香港作为中国链接全球的门户,资金和人才流入受到冲击,更有不少声音唱衰香港,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威胁。

在谭岳衡看来,香港作为贸易自由化的桥梁、经济全球化的支点,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于中国经济良性双循环、利用资本市场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建国一百年奋斗目标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谭岳衡进一步指出,要有效提振资本市场需求。推动改革强化香港内地互联互通机制,便利内地投资者和资金进入香港资本市场,支持内地居民配置跨境资产,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活力。

谭岳衡建议,要将QDII和QFII扩大至个人客户,即开放高净值个人客户境外QDII2和QFII2投资通道。在保证资金闭环运行、满足外汇管理要求的同时,解决沪港通、深港通运行机制固有的交易结算时间差异、无法参与新股认购、融资受限等诸多问题,使两地个人投资者能够全面、深入参与对方市场投资产品与服务,有效提振市场估值。具体实施安排上,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

谭岳衡还表示,要开放RQDII投资港股人民币柜台交易并扩大RQDII至居民个人,从而活跃港股人民币柜台交易,在稳定和提振港股估值的同时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规模和总量。同时,落实社保基金、中投、国新、华安等具有主权基金色彩和市场稳定功能的长线投资机构,以及国有保险公司资管子公司,提升港股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

提高市场流动性供给

在谭岳衡看来,要适时适度开放跨境证券融资。针对具备一定资质和较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在QDII机制下,允许其以部分境内证券资产作为境外证券融资活动的抵押品,从而扩大其投资杠杆,提高市场流动性供给。

另外,提供税收减免鼓励跨境证券投资,将跨境理财通2.0试点范围从大湾区延伸至长三角和京津冀。

在沪港通、深港通机制下,就股票转让差价所得税,将暂免征收范围从个人所得税扩大至企业所得税;股息红利所得税方面,建议改为在2030年之前免予征收。

谭岳衡进一步建议,鼓励头部金融证券机构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港设立全球总部或海外总部。

他指出,在港设立全球总部,是头部金融证券机构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条件。目前,多数在港金融证券机构的管理层级相当于总部部门或一级子公司。“鼓励头部金融证券机构在港设立全球总部,提升管理层级,扩大香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全球参与者基础。”

谭岳衡向记者表示,通过以上深化改革政策措施,将为市场提供更大流动性,活跃港股市场活动,有效提振港股估值。同时,一个繁荣稳定、估值提升的香港资本市场,将为内地资本市场带来更强的动力和信心,联动提振A股市场。

“通过深化互联互通机制,两地市场能够形成互为循环、互相提供流动性支持、相互促进稳定和发展的良性机制,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能够有效巩固和提升。”谭岳衡如是说。

打造内地养老资金境外配置中心

我国内地养老金投资中,以社保基金为例,海外投资占比仅为10%左右,显示出我国养老金投资海外布局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为此,谭岳衡建议,将香港打造成为内地养老资金境外配置中心。具体看,支持香港扩大包括人民币债券发行在内的长久期投资产品体系建设。香港是亚洲(除日本外)最大的国际债券发行地之一,港币和美元计价的债券市场非常发达,可针对养老金的投资需求,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计价债券产品的总量和占比,香港政府发行可跨境投资的长期限基建债券,金融机构创设发行更多一带一路债券,引进更多国际化的长久期投资产品。

同时,增加香港股票市场高息红利类股票标的数量规模,吸引内地高息红利股票标的在港持续上市的同时,增加对于东南亚和其他地区高息红利标的的引入。

此外,谭岳衡表示,用好香港资产管理人资源。建议社保基金与深耕香港市场的强积金管理人、其他优秀的资产管理人深度对接,考虑扩大基金外部委托范围,提升委托比例。同时,允许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基金,投资于香港强积金框架下的成份基金。

谭岳衡还指出,允许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基金投资两地互认基金。后续可逐步将互认基金纳入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基金的可投资范围,增加投资选择;允许内地养老资金可投资香港资本市场部分非标准化产品。可考虑设立跨境组合式养老基金(FOF),允许配置香港证监会认可的不动产信托产品(REITs)、基础设施基金、另类资产基金等产品。

在谭岳衡看来,通过以上放宽措施,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功能,既为内地养老基金开辟全球化配置通道,又为香港金融业注入亿万级新增量市场,更在国家层面构建起应对老龄化挑战的跨境金融解决方案,实现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有效统一。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