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A股怎么卷?“两会时间”开启,军工半导体爆发,4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

图片

3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排行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北京报道

3月4日,A股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军工、半导体、机器人等板块再次爆发,三大股指出现分化;科创50指数上涨1.72%,北证50指数上涨3.24%。

同花顺统计显示,在主力资金净流入行业排行中,军工装备流入24.66亿元,半导体流入24.62亿元,位居第一和第二;汽车零部件流入15.35亿元,位居第三。

同时,在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排行中,紫光国微流入9.47亿元,位居A股第一,银轮股份赛为智能分别流入6.32亿元和6.16亿元,位居第二和第三。

中信建投最新报告指出,短期内市场将保持震荡整固。随着两会召开以及三月末业绩披露期的到来,政策和企业财报的关注将上升。

中期来看,需求回稳与供给收缩带来的盈利改善与资金流入等中期环境没有改变,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也仍将持续,产业趋势共识下,科技成长板块仍为主线,从全球比较与选择的角度来看,中国资产信心重估的中期趋势预计也将延续。

军工科技大幅反弹

3月4日,A股市场小幅震荡,三大指数出现分化,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22%,深成指上涨0.28%,创业板指下跌0.29%,北证50指数上涨3.24%,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

其中,军工板块震荡走强,洪都航空北方长龙新兴装备立航科技等个股涨停;半导体午后集体大涨,主要集中在Risc-V方向,芯原股份、安路科技等收获“20cm涨停板”;人形机器人板块再度反弹走强,杭齿前进、智微智能、万马股份等个股涨停。

“随着两会的召开,以及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最新反应,短期内市场趋势性下跌的可能性较低。”一位上市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他看来,3至4月的市场将逐渐进入检验业绩基本面阶段,资金更倾向于寻找一些有政策支持和业绩支撑的低位方向。同时,市场短期的快速回落释放获利盘,行业板块的中期走势会更健康,AI等科技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调整过后会重新迎来新的机会。

该分析师直言:中期来看,在政策“稳”的大基调下,A股下行空间有限,投资者应避免盲目杀跌,利用回调优化持仓结构,聚焦业绩与政策双主线配置上。

华金证券最新报告指出,增量资金流入还有空间,春季行情未完。根据历史经验复盘,两会前产业趋势向上行业占优、两会后政策导向型以及大消费行业占优。当前看,高景气行业指向TMT、新能源、医药等成长性行业,政策导向型行业指向科技创新政策催化下的TMT、扩内需政策催化下的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等。

力挺科技股

可以看到,在农历春节后,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股全面引爆。证监会更是多次发文力挺。

2025年2月7日,证监会在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全力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

2025 年 2 月 24 日,证监会主席吴清也发表文章称将支持具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优质企业融资。

鸿风资产投资总监黄易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政策对于A股科技股将有长期深远的积极影响,其一,拓宽完善优质科技型企业的上市渠道,有助于形成科技企业创业浪潮、引导一级市场投资优质科技企业风向,为A股提供更多的优质科技标的。

其二,有助于A股科技行业价值重估,提升整体估值水平;其三,有助于优质科技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提升企业科研实力与竞争优势,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进而推动股价长期上涨。

黄易分析认为,近期科技股的崛起与2023年不同,目前有很强的基本面因素,不仅仅是主题炒作。DeepSeek大模型的开源、算力成本大幅下降带来全社会各行业需求的极大爆发,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突破,支持科技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相关科技产业链开始进入景气上升周期。

“科技板块的牛市只是刚刚开始,短线可能会有反复,有调整,但中长期的持续性是不容置疑的。”黄易直言。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以来,外资大行不断调高中国资产的评级,民营企业座谈会后,科创成为全市场的共识,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强势走高,由于龙头股多在海外上市,所以海外资产走势会更强一些。

夏风光进一步指出,随着信心的逐步确立,整体估值的恢复,会逐渐向先进生产力制造、消费等方向传递,并进而影响到整个A股资产的修复,行情将会进一步的深化。

桓睿天泽总经理莫小城认为,投资的本质在于发掘长期优质的公司,而非过分聚焦于短期波动。当前市场的大方向已然清晰——A股正处于牛市初期。科技板块依然可能是本轮行情的核心主线。即便短期内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但这恰恰是牛市初期的典型,在波动中逐步向上推进。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坚持持有那些真正被低估且具备长期确定性的优质公司,避免因短期市场波动而动摇。

“尽管AI与芯片等领域短期内仍可能是市场热点,但需要警惕的是,AI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这意味着当前表现突出的企业未必能够在未来持续领先,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仍在不断演变当中,因此很难找到具备极高长期确定性的投资标的。”莫小城如是说。

在他看来,相较之下,医药及消费领域则展现出更强的确定性。这些行业中存在不少既优质又相对被低估的公司,值得投资者给予更多关注。

3月市场如何布局

东吴证券认为,市场有望延续震荡上行的格局,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内经济数据的逐步改善将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政策面上,两会背景下,市场对于政策利好的预期不断升温,尤其是在消费刺激、科技创新支持等方面,可能会有新的政策举措出台,这将为相关板块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市场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海外市场的波动,特别是美股的走势,可能会对 A 股市场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前市场纠结点在于战术层面AI相关主题是否进入兑现期,在东吴证券看来,近期盘中的调整只是活跃资金再平衡,战略层面看,政策、估值、业绩三重底已过,全年依旧保持对市场整体的乐观态度。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认为,从中长期来看,科技产业的景气度仍在提升,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产业趋势明确,后续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AI和芯片板块的中长期逻辑依然清晰。

中信证券最新报告指出,预计3月的两会在科技创新、供给侧反内卷和需求侧扩内需三大方面均有推进。科技领域的产业政策可能会涉及“AI+”行动、机器人以及低空经济;供给侧的政策可能有四个方向,包括双碳约束、采购提标、取消部分出口退税以及鼓励并购重组;需求侧的政策总体包含完善社会保障、扩充消费补贴至服务业领域和稳住楼市股市。

展望春季,随着政策在三大领域的推进和发力,信心修复将从科技领域逐步扩散到经济领域,美国对华限制的加强或是市场在春季的最大一次挑战,但也是信心全面修复的试金石。

报告认为,中国的新赛道在萌芽,具备千亿美金市值潜力的新核心资产在扩容,同时传统赛道龙头当中约有30%的公司陆续出现经营拐点;港股的行情还在早期,而前期相对滞涨的A股核心资产正加速出清,未来GARP策略或接力极致弹性策略,中国的核心资产有望迎来春天。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