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说,王楚钦的优缺点是什么?

关于王楚钦,事情咱们要辩证去看:

他当然不是最强的乒乓球运动员,但肯定也不至于一无是处。

图片

先说优点:

1、发球确实好,他的发球能砸出长短飘来,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你认为这球是长的,它其实不出台,你判断它是短的?有时候它二跳转出来又是半出台。 专业选手作引拍以后需要二次启动去进行回球,也就是很多选手说的拱和跳!   

图片

可以看到张本对这自己这个接发球很恼,确实不好接

专业运动员接发球这个阶段,基本上是靠第一落点去判断来球,这身体启动的第一直觉。长短飘的问题在接发球时候让很多运动员不能够第一时间清晰的做出接球判断,而要去找提前量或者等球走出足够的弧线来判断。  

这时候他再加点魔法,你就没有办法上升期加接球质量,只能选择什么呢!大量加摩擦.....因为,旋转模糊的情况,你吃不准最佳击球点,球到手上是乱窜的。

图片

2、跟上这发球的优势,压制住对手的接发球质量以后,他的整体进攻衔接是快且力量不错。  

很多人说,他人膀子跟吊那一样!对,但是这不是僵硬,而是他收紧上身躯干做了重心前压。教练说的老话:重心要在前脚掌上,而王楚钦的重心基本在前脚指甲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他可以找到更好的上升期合力点,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前三板的质量。而且他上半身的躯干摆动腰部很紧凑,躯干的转动幅度非常经济,速率上面突出一个快。

图片

即使是接发球,王楚钦的前三板也很有质量

图片

3、为了保证最经济的正反手衔接效率,他最大程度利用了他的身体,体现在双脚支撑角度很大,尽可能用纯平行站位,增加自己对台面的覆盖,脚下大量应用双足小碎步去做调整,保证自己能高效扑住上升期。

当然你们也可以理解为他步伐不好的情况下没有办法的办法。

4、他是中国左手里面,少数的正手拉球特别正的选手,能拉出很正的前冲,而不是像大多数左手一样球拉得侧旋。这一点让他比其他左手的球看起来质量更扎实一点。

图片

公平,公正,公开把他优点说完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他的弱点了!

1、他还是太依赖发球了,变态的发球优势最大的问题就是路径依赖后,一旦对手的回球质量或者回球轨迹不在他的预期内,他的整体上手质量和稳定性会大波动,这也是全世界发球高球奇才整体的通病。

很多比赛,对手甚至只是把球控制得不冒高,他人都有一瞬间愣住了……归根结底是平时发抢的套路太无脑,一旦运算超负荷,就宕机了。哪怕林昀儒拧个小半高,他也突然愣住了,为什么球不往前走,不是很好借力呀。

图片

2、他身体重心极致前压的压迫式的打法,容错率很低。一旦前三板中没有拿到优势,相持过程中他会越来越难保证抓住上升期的击球点,这就是你们发现的,他莫名其妙得后仰,像被炮弹击中一样,因为那个点他盯不住了,球没抓到。

图片

身体后仰得很明显

三四板以后,他的球弧线会慢慢变高,其实就是点越来越难抓了。就是大家看到的,人开始倒了!核心不足,在错过击球点以后他的纠错办法不多。

3、他对正手空档的保护不足这个左手通病也解决不好,虽然这几年脚下站位都偏向正手了(右脚稍在前),但是面对反手怪和高质量的反手拧拉,还是容易被打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练组对他加强正手快带的训练,但整体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并步正手保护以后,也没有足够的身体去还原。有队里大佬说他是协调问题,我认为对!其实爆发力问题也有一点,交叉步来说他跑起来真不咋地。

4、他拉球的部位太纯太正,在过渡球上面这是缺陷,包裹球的感觉一般造成他过渡球的弧线四平八稳,缺少超一流选手过渡球的变化。非常容易被对手做反拉。莫雷赢他就是借助了这一点,因为王楚钦的过渡球大多都是台面中间的位置不是很转的小高调。

图片

相持打得有点老实,主动变线路的是对手

图片

这个球同样,虽然王楚钦得分,但还是对手在主动求变

同理,在中远台他也是在弧线的感觉上不足,导致他的球弧线特别正且高,而能力强的选手如马龙樊振东的对拉弧线明显平且窜。这里有协调性的问题,有核心力量的问题,也有打法的问题,总之问题很多。

5、非借力情况下,顶住身体的球他因为腰部以下核心力量不够,非常容易形成被动。不过这一点大家都是常态,身体素质的东西很难改。

6、球路在直线和斜线的组合上能力不足。太依赖斜线,在碰见超一流的时候直线的选择明显不多。大多直线选择也是压制对方反手以后中路和侧边的重复落点。事实上肖战带他以后,就是多了这条直线,他要是正手位的直线能相持起来可能真有点说法,不过很难的啦。

7、想想还有关键分,关键比赛的发挥问题,到时不时会抡大臂的动作走形,到半出台的发力和不发力选择(经常瞎打)这些我认为是心理问题,教练你问他怎么办,他也只会说:手抖我教不了。

图片

看这个丢分之后生气用拍砸球的动作,心态问题可见一斑

*******

想与队长的作者团队谈笑风生吗?

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