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杨元庆:端侧AI将迎指数级增长,企业人工智能刚走出“第一步”

AI划重点 · 全文约2357字,阅读需7分钟

1.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预测,端侧AI将迎指数级增长,两者进步的叠加效应有望在未来12个月实现3倍的整体性能提升。

2.他认为,计算力的突破与模型效率的跃升是端侧AI性能提升背后的两个关键引擎。

3.为此,联想即将发布全新一代产品AI PC,预计未来三年里,全球有80%的PC都将是AI PC。

4.除此之外,联想还积极推动企业智能场景的发展,与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AI应用和服务。

5.杨元庆表示,联想在多种终端和操作系统上都建立了自己的能力,使得联想能够跨设备、跨平台、跨操作系统地推动个人智能的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在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一间会议室里,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右手无名指佩戴的一枚银色戒指:“这是记录睡眠数据的,我每天看我的(睡眠)分数,要是睡得不好,它提醒你中午可以再打个盹儿,分数还能提高。”

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正是 AI 时代智能化设备如何提升个体生活质量的一个缩影。一个个看似微小的个人数据,未来将可能组成每个用户训练自己专属人工智能的基础。

这个细节也揭开了联想“终极目标”构想的一角——每个人都将拥有"人工智能双胞胎",这个数字是一个跨平台、跨设备、数据互通的智能体系,分身将熟知你的经验,模拟你的推理模式,根据你的偏好习惯,为你推荐适合的方案,并时刻相伴。

“十年后你未必能记得住我们今天的采访,你问了什么问题,或者有哪些人参加。”杨元庆对在场记者说,“但是你的个人人工智能双胞胎会帮你记住,甚至会提醒你十年前我采访过元庆,我问了他什么问题,他怎么回答的。”

图片

端侧AI将迎指数级增长

今年的MWC,“通信味儿”淡了,“AI味儿”浓了。本届 MWC 的主题是 “Converge、Connect、Create”(融合、连接、创造),杨元庆说,这不仅适用于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计算能力在 AI 时代的崛起。

他提到,5G 推出后,业界曾经期待它能带动企业级应用和物联网应用,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理想。如今计算能力正成为推动 AI 进步的关键因素,甚至连运营商自己也开始强调“算力网络”的概念——未来的网络不仅仅是信息传输的载体,还要提供计算能力。联想不是通信运营商,但“计算”是联想的核心,在通信与计算交汇融合的浪潮中,联想站上了MWC主题演讲的舞台。

在今日的演讲中,杨元庆提到,端侧人工智能的进步速度将呈现指数级跃升,两者进步的叠加效应有望在未来12个月实现3倍的整体性能提升。

“在短期内,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杨元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拆解了端侧AI性能提升背后的两个关键引擎:计算力的突破与模型效率的跃升。

“一是计算力的因素。”杨元庆说,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是他相信AI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的时候,可能一点都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另一个考量是模型的效率, DeepSeek就是典型代表。“同样是70亿参数的模型,可能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创新,它产生的结果就会更加高效、速度更快、更加精准。”

杨元庆称,“有些AI的企业的预估可能比我还激进,认为模型的增长可能12个月到18个月是十倍数的增长。同样的模型,消耗的计算需求将大幅度改善。”

基于这些因素,联想很快将发布全新一代产品AI PC。杨元庆称,届时业界将能看到本地人工智能推理能力的巨大飞跃,其水平可媲美OpenAI o1-mini,而成本却大幅降低。他预计,未来三年里,全球有80%的PC都将是AI PC,而在去年这一比例仅为15%。

除了个人智能外,在企业智能场景中,路径也基本相同。杨元庆以联想全球最大的PC生产制造基地合肥联宝为例,打造企业智能首先要构建混合式基础设施,再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处理,用于企业 AI 模型训练,成熟后在边缘或个人设备推理运算。随后挖掘企业数据价值,开发解决方案模板,构建应用库。这些方案助力销售、市场、法务等多团队工作。

企业智能的意义不止生产效率的提升,还关乎能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他透露,联想第六代海神液冷解决方案相比传统风冷减少 40% 电力消耗。

图片

企业AI刚走出“长征第一步”

AI PC是联想推进“人工智能双胞胎”的第一步。杨元庆说,对用户而言,今天最好的计算能力是PC,但是产生最多数据的是智能手机,联想首先要把这两个智能设备的连接做好,未来与用户的手机、手表、戒指、眼镜等跨终端协同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个性化 AI 生态系统。

他提到,除了大语言模型外,还需要大行动模型,未来用户的AI双胞胎不仅能回答问题,更能自主完成订机票等代理用户的任务,这种从认知智能到行动智能的跃迁,将重新定义人机交互范式,AI成为增强人的能力的伙伴,而不是替代人类本身。

对于联想在AI生态中的位置,杨元庆表示,联想在多种终端和操作系统上都建立了自己的能力,这使得联想能够跨设备、跨平台、跨操作系统地推动个人智能的发展。同时,联想也积极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AI应用和服务,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同样地,在企业智能领域,当前企业AI应用仍常常陷于数据孤岛,ERP、CRM等系统产生的数据尚未真正打通。随着AI技术嵌入各类应用如微软Copilot、Salesforce智能模块等,不同系统中的AI功能仅基于局部数据运行,形成封闭的“点状智能”。例如,财务系统的AI只能优化预算分配,而客户系统的AI仅能预测销售趋势,两者无法协同,这种孤立限制了AI在企业级场景中的综合价值。

杨元庆认为,企业人工智能的普及只走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企业智能,一定是需要把所有这些应用所产生的数据整合起来,基于庞杂的、不同种类的数据,在这上面去开发AI原生应用,最后才能够是每个行业、每个企业不同的智能化的应用。”

在这背后,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所需要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必须要同时满足有效性、效率、响应速度、安全/隐私保护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私域智能,也就是个人智能与企业智能,与ChatGPT和DeepSeek这样的公共智能共存互补,混合并用,以提升效果,也就是“混合式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落地。

在 AI 产业链中,围绕大模型、算力和应用,各方竞争激烈。谈及DeepSeek把开源带火之后,AI生态里面谁会受益,谁更有挑战,杨元庆认为,未来 AI 发展将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这需要模型不断精进,对计算量需求大;二是以低成本推动 AI 的普及化和AI原生应用的爆发。

对于 AI开闭源生态的竞争格局,杨元庆认为,开放模型能加速 AI 技术的普及,但不同企业仍希望在技术上建立护城河,有自己的“独门秘籍”,竞争还会持续下去,端侧和边侧AI将因更高效模型而受益。

在AI的推动下,联想股价在上月创下历史新高,还有券商将联想、小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列为“中国科技股七巨头”。

在记者采访快结束时,谈及这一话题,杨元庆对记者说,“不管是七巨头还是七十巨头,我们没什么兴趣。”关键是要在战略指引下,做好创新、做好技术开发,把个人智能和企业智能不断推到新的高位,带动业务的持续增长,这是联想所想的事情。“如果能够恰好在风口上,那也很好,但是我们不去追求风口。”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