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世界717天|一个数字游民的30岁年度总结

哈喽大家好,我是羊皮梨,昨天是我31岁的生日。哇,31岁,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从27岁开始,我就新养成了一个写年度回顾的习惯,在每年生日这一天,写下我过去一年,学到了些什么。一方面给生日这天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另一方面也倒逼自己反思和进步。
那么先跟大家汇报下过去这一年的情况吧,然后按照惯例,写写我这一年学会的几件事情。(文章真的很长,但希望你有收获)


首先,我,依旧是未婚未育、没有稳定工作,还在作为数字游民环球旅居(是的,我还在流浪),今天是我旅居世界的717天。目前我在越南河内,20天后会去泰国待2个月,然后可能越南泰国来回切换这样,中间再穿插下马来西亚或者老挝和柬埔寨。
其次,过去30岁这一年,我一小半回国休整,一多半在国外旅居。
我先是在印尼待了2个月,在那里度过了我的30岁生日,我在Malang的社区里教小朋友英文,还去了当地一所中文大学开讲座。之后朋友来找我玩,我们一起去了去不同的城市旅行,去爬火山看瀑布。然后在巴厘岛的地产大亨家里打工换宿的过程中受伤,顶着熊猫眼去了越南。从此印尼一生黑,讨厌随处能闻到的烟味,讨厌炸鸡+米饭+2片黄瓜的印尼饭,讨厌被白人新殖民的巴厘岛。
图片
因为太讨厌印尼的食物了,我之后去越南待了3个月,好好安抚下我受伤的胃。我去了以前没去过的城市旅行,和旧朋友团聚,也认识了新的朋友。我在大叻湖边的一个青旅里打工换宿,和来来往往的各国游客聊天,看大家像潮水一样,来了又散。又去了胡志明帮一个大学老师搭建网站,最后实在受不了咖啡店一直放中文歌,于是打算回国待一阵子。
图片
原本回家只是想做一下体检+买保险+学车,结果发展成了一个5个多月的拉锯战,阴差阳错又在老家教起了摇摆舞。回国待了5个月后,感觉人生不应该这么辛苦的然后新开展的旅行团有了订单,于是又回到越南带团,然后继续打工换宿,直到最近一个月,在河内过年,然后租了房子,安安稳稳的住了一个月。去参加了越南的婚礼和葬礼,甚至还和越南男生相了亲。
图片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漂泊,但我在路上的每一天都很开心,每一天都不重复,都有新主题。前几天我还在想,我现在可太幸福了,竟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我焦虑的事情。
经济方面,做数字游民的第一年,只有教中文&自媒体这两个收入,脑海里还以为自己是那个拿着高月薪的小白领,完全没记账,钱想花就花了。旅居世界一年到头发现还亏了3.8w。
于是第二年发奋图强,决心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要开始认真搞钱了。这一年最开心的事情是,实现了收支平衡有结余,不用继续花存款了,旅居世界的决心又更强了一点。更开心的是,原本只有教中文和自媒体2种收入来源,目前变成了6种。最近一个月的收入,和我一年前相比翻了一番。每天都在接受持续不断的正面反馈,我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个很不错的人,变得更自洽,更松弛。
来聊聊我这一年学会的几件事情吧。
1. The ability to “Start Over” is important. 是否拥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能力,决定了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硅谷著名的投资人纳瓦尔,在一个博客节目里讲过一个例子,他说很多人的一生,就像爬山,我们找到一座山,花了很多力气向上爬,决心要登顶。然后我们爬到2/3的时候发现,诶,这条路好像到不了山顶,想去山顶就要先下山,然后再重新找一条路爬上去。
很多人都不愿意这么做,因为我们已经爬了这么高了。他说其实这就是人生下半场的本质,回头下山寻找新的路是很痛苦的。就像是我们想要转行自由职业、想要逃离老鼠赛跑的游戏、想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靠手艺赚钱。那么多人害怕35岁被裁失业,不就是身上背负了房贷、车贷、不敢也不知道要怎么从头再来吗?
下山寻找新出路从头再来,意味着需要放弃很多东西。做数字游民环球旅居这近两年,我听到最多的话,除了“注意安全”,就是“好羡慕你啊”。我猜大家之所以羡慕我,是因为自己也想要,但做不到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毕竟这真的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我基本上算是放弃了所有的一切,从头开始。我放弃了还不错的薪资、放弃了体面的职业、放弃了舒适稳定的生活、放弃了未来再回中国工作的可能、放弃了家人和朋友,甚至还放弃了我的猫。
不过30岁这一年,我觉得我好像越来越不怕从头再来,甚至开始期待从头再来了。
在过去旅居的这一年,我觉得我一直在不断的“从头再来”。无论是地理层面上的“从头再来”——来到新国家、适应新环境、学习新语言、了解新文化、交新朋友,还是工作层面的“从头再来”——离开熟悉的工作领域,决定不再为别人打工,成立一人公司,售卖数字产品。
去年我做一个《数字游民手册》的产品,想给大家提供成为数字游民的方法和旅居目的地攻略。我一年内断断续续问了很多人这个商业想法成不成立,磨磨蹭蹭花了3个月打磨产品,最后在朋友圈和小红书粉丝群里做了发售,最后卖出去了1份199的产品和4份19.9的产品,可谓是全面溃败。
不过这难不倒我,不就是从头再来吗!我仔细反思了下产品的问题和目前最适合我的数字产品,我决定与其教别人怎么作为数字游民在别的国家生活,不如教别人怎么成为数字游民——怎么拥有一份远程的收入。
所以我开始制作我自己的对外汉语教师系列课程,从免费的引流产品,到19.9/49.9/149.9的标品,再到799的定制产品。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高客单订单。现在销售逐渐稳定,基本每天都有售卖。这一次,没有太多的犹豫,想到就开始做,没想到就真的做成了。
所以祝愿大家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能力,可以随时调转方向,攀登新的人生山峰⛰️。
那么怎么才能拥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能力呢?
2. 持续学习,少想多做,快速试错,不断改进,保持进步
感觉这20个字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坦白来说,真的很少有人能做到。
我开始我的一人公司的时候,是没什么概念的。完全从0摸索。产品设计、定价逻辑、发售话术、交付流程、回访和客户管理,我从头到尾自己走了一遍,有太多我不懂需要学习的地方了。
我虽然专业学的是广告,工作后内容也一直和营销有关,但当自己给自己打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人公司对一个人能力的考核是全方位的,没有平台和公司可以依靠,没有上司和客户可以甩锅,最后这个产品卖得怎么样,全部责任,我的意思是全部,都在我自己的身上。在简历里你可以撒谎,但是当你自己为自己打工的时候,结果就说明了一切。
自由职业两年,我真的想感叹,打工真的是最轻松的赚钱方式了。这也是为什么自由职业、或者成为企业主,是风险大、回报高的事情了,因为真的很难。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持续学习。
再举个例子,我今年还做了另一个旅行团的产品——当一个旅居东南亚500天的数字游民,决定开一个东南亚小众旅行团。原本这只是我坐飞机出现的众多不靠谱的商业点子中的一个,后来跟朋友在北京聚会吃饭,聊着聊着就决定要一起做这个产品。原本朋友想等之后时机更合适的时候再做,但我因为吃过《数字游民手册》的亏,知道小步快跑的重要性,时机永远不会是成熟的,少想多做。于是整合我有的资源,计划行程,快速试错,先在朋友圈试水调研,看看有没有会对这个产品感兴趣,然后正式售卖,带团。
第一个团我觉得还蛮成功的,客人们也都很满意,但当然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结束后,我写了满满一页复盘,调整行程和总结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变成未来执行的SOP。当然这个产品本身,我做的时候有很多天真、想当然、出了很多销售和产品计划上的错误,比如我应该规定一个发团的时间,而不是随时接客。因为散客咨询很多,但时间常常凑不到一起无法成团。我应该围绕节假日多做思考,我应该考虑当地的合规问题,怎么更轻松的执行行程,我应该在设计目的地的时候,更多考虑航线频率和价格。现在总结出来觉得犯的这些错误很蠢,但,嘿,谁不是从失败中一步一步变成功的呢?咱们只要做到快速试错,持续改进就好了。
希望我在做一个公司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你具有一点参考意义。
3. 你到底有多想要你希望过的生活
前几天,有朋友问我,是怎么做到绝对自律的。说来可笑,我以前连自律都做不到。但是自律却是成为数字游民的一个必备品德。所以我在间歇性自律,和持续性躺平中摇摆,直到一本书改变了我——《12 week year》(是的,是那种self help cliche)整本书都围绕着我们应该把年度目标改成12周目标,这样我们就能过上我们本可以拥有的生活。书里会教给你一整套设计12周目标&执行的方法和工具。但最让我觉得醍醐灌顶的是本书在前期强调的一些思维方式(斜体字为摘抄的书的内容)。
  • 用足够强烈的愿景,强迫自己跳出舒适区如果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大多数人都会采取令自己感觉舒适自在的行动,而不是不舒服的行动──问题是,重要的行动往往是令人不舒服的行动。根据我们的经验,想要成为杰出的人,想要成就你能力所及的,想要执行你的计划,首先必须牺牲的就是你的舒适;想要充分发挥你的生命潜力,秘诀就是把重要之事看得比自己的舒适更重

    因此,要做好执行,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打造并维持一个令人信服的未来愿景,让你对它的渴望甚至超过你对短时间自身舒适的渴望,然后调整你的短期目标和计划,与这个长期愿景保持一致。

很多人问我到底怎么才能成为数字游民,说白了,就是看你对这种生活有多渴望。只要你足够渴望,或者现实足够痛苦,你自己就会想办法去改变。 我就是因为当时在上海工作太痛苦了,我知道我要是不改变现状,我会发疯。所以我才向内向外探索了一圈,问了问自己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的答案和写27岁这一年,我学到的几件事时一样,就是做一个没有犯罪的通缉犯——每隔一阵子,就换个环境/国家/城市生活。
    我在一周前,坐在咖啡厅,重新仔仔细细地想了想,我想要活出什么样的人生,我的人生愿景是什么,也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如果你有时间,也建议你坐下来好好想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你的人生追求什么。个人愿景应该定义你想要的人生,包括心灵、人际关系、家庭、收入、生活方式、健康和社群等所有的领域。
      图片
      4. 自洽与当责是人生幸福的开始。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更倾向于完成别人给我们布置的任务,而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任务,自己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的那些事,却永远被推迟?
      我那天仔细想了下这个问题,发现它和当责密切相关。
      我们之所以会完成上级给我们布置的任务,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任务,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承担责任。当工作上的结果不好,我们可以甩锅给上级,是他们的策略错了,最后不好的的结果永远不是我们单独承担,所以我们更愿意去完成它,因为没有后果,不用承担责任。
      而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任务则不一样,首先它痛苦在让我们必须做那些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其次如果出现不好的后果,责任也得我们自己承担。而我们对承担责任,尤其是坏结果的责任是那么的可怕,我们没有勇气面对。
      我们所有人都有一种倾向,倾向于在自身之外寻找改变和改善事情的方法。我们等待经济复苏,等待市场行情好转,或是等待老板离职,等待亲友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这使得我们很容易成为外在世界的受害者,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期待和想象:如果我们周遭的世界不一样了,我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并且相信这些是改善结果的关键。但事实是,你无法控制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你唯一能够控制的是你的思想和行动。
      我们唯一能控制,且应该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我们需要愿意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接受自己选择的结果,就是自洽。而自洽是幸福人生的开始。
      我选择成为数字游民旅居世界,势必会面对孤独、收入骤减、不稳定和意外;你选择安稳的工作,大概率会面对内卷的环境、不喜欢且无意义的工作内容。我会拥有新奇的生活体验、有趣的人们、美丽的风景,你也会拥有合睦有爱的家庭、富足稳定的生活。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最怕的是被社会价值观推着走,随波逐流做出无意识的选择,并不愿意对结果负责。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就去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为之做出改变。
      5. Keep promise to yourself and do what you should do! 信守对自己的承诺,去做你该做的事情。
      那么怎么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其中一个技巧或许可以分享给大家,就是——信守承诺。这个承诺不是给别人的,而是给我们自己的。
      18天前,我开始了一项火爆外网的Project 50 挑战,就是你连续50天坚持每天做8件对自己生活有帮助的习惯(比如,早起,读书、运动、学点新东西等等),并且每天向外界报告你的进度和感受。如果你哪一天没做,那么这50天的挑战就要从头开始。
      我没有做它列出的那些习惯,我给自己定了一些我想坚持的,比如读书、运动、每日复盘这种。然后把1-50写在50张便利贴上,每做到一天,就揭下一天的便利贴,给自己提供一点成就感,今天已经是我连续做这些事的第18天了。
      18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回家再晚,一想到今天我答应自己要读的书还没读,我就一定去读。每多过一天,它都更让我坚信,我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我能够掌握自己的行为,我愿意为我的行为负责。我不再是随着情绪做出反应的动物,我是个很好的人,我有意识的选择如何度过我的一天。“去做你承诺该做的事,不管你的感觉如何”,这可以帮助我们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掌控感,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达成人生目标。


      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虽然还有好多想说,但先这样吧。
      图片
      31岁的生日依旧过得很特别,生日前一天,我邀请了在越南玩的好的几个朋友来我家玩桌游,然后我们一起去吃了我最爱的Banh Xeo,然后去打了台球,回家一起吃了蛋糕,让我决定以后每一年都要在一个新的国家过生日。生日当天,和朋友去公园里散步,下午在写这篇文章,又工作了一会,然后晚上去上了Blues的课程。生日后一天(也就是今天)找了个超级漂亮的咖啡馆,把这篇文章写完。

      好的,先这样,祝大家拥有自由自在的人生!Mic Drop 🎤

      2025.03.04 于越南河内的RainyCat咖啡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