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加速跑!济南工业崛起千亿级新引擎 | 大鱼财经

AI划重点 · 全文约2537字,阅读需8分钟

1.2024年济南规上工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189.4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发展新支柱。

2.吉利汽车济南公司焊装厂已实现100%自动化,产能达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2024年累计产量超14万辆。

3.除此之外,比亚迪济南基地、重汽等车企也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的发展,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壮大。

4.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济南产业结构实现新突破,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成为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5.按照《济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济南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济南规上工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189.4亿元。这背后,新兴行业逐渐“挑大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跑,正成为济南工业发展的新支柱。

在新兴产业持续布局下,济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崛起千亿级新引擎。

订单供不应求

在以旧换新浪潮下,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迎来更大发展机遇,订单需求旺盛。

图片

吉利汽车济南公司焊装厂内,焊接机器人正在作业。

近日,新黄河记者探访吉利汽车济南公司,走进焊装厂,犹如迈入机器人世界,只见体型硕大的焊接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或拿着汽车部件精准焊接,或将焊接好的部件组装到车体上,在机器人精巧作业下,汽车车身逐渐成形。在机器人繁忙作业之际,位于车间上层的传送带上,焊接好的车身部件正自动运输。

图片

吉利汽车济南公司焊装厂内,焊接机器人正在作业。

据吉利汽车济南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基地已获评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目前,焊接作业已实现100%自动化,可24小时作业。机器人暂时无法完成的一些精细作业,有些工序会在总装环节由工人完成。

焊装厂对面就是总装厂。走进总装厂,汽车组装产线映入眼帘,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在传送带上缓缓前进,每到一个工序,工人迅速上前作业。经过测试与质检的车辆接续下线,驶入停车区域等待发车。

图片

吉利汽车济南公司

据吉利汽车济南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吉利汽车集团重点打造的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工厂,济南公司规划年产能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创造了吉利新基地建设的新速度。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在新能源汽车下线的区域,悬挂有“济南公司第200000台车辆下线”的标语。

“目前累计产量已超过这个数据。自2022年11月投产后公司加速发展,目前在产A00级纯电动车型熊猫mini、A+级换电出行定制车曹操60两款全新车型。其中,熊猫mini车型荣获2024年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NEV-IQS)小型纯电动轿车市场第一名。”上述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自投产以来,吉利汽车济南公司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累计产量超13万辆。

2024年,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大力推广,该公司市场销量显著提升,订单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不少消费者下单后“催着生产”。

“2024年济南公司累计产量超14万辆,同比增长9.5%,实现产值约55亿元。”上述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

进入2025年以来,吉利汽车济南公司依然处于繁忙状态,订单供不应求。1月份已下线新能源汽车1.4万余辆,同比增长3.6%。目前,整个基地继续保持双班生产,日产700辆新能源汽车。

吉利汽车济南公司的发展,折射了济南新能源汽车加速跑的态势。目前,济南已拥有比亚迪、吉利两大新能源乘用车厂商;中国重汽、豪驰等专业领域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商;跃迪汽车等新能源客车制造商。

早在2023年,济南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8万辆,进入全国前十,跻身第一梯队。2024年,这一数据不断刷新,济南新能源汽车产能持续爬坡,产量已突破50万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个百分点,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产值从百亿级跃至千亿级

新能源车企在自身快速发展之际,也在带动产业链企业集聚,拉动产业集群发展。

图片

吉利汽车济南公司焊装厂

以吉利汽车济南公司为例,项目落地以来吸引了包括冲压件、座椅、内饰件、玻璃、天窗等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济南。行走在该基地焊接车间,二机床压机的身影随处可见。

“截至目前,济南公司拉动配套企业产值约13亿元。”吉利汽车济南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为了响应济南“项目提升年”,吉利汽车集团正积极和济南及山东周边本地企业接触,推进发展本地化供应商进入全集团采购体系。

图片

吉利汽车济南公司

今年,吉利汽车济南公司将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开展质量提升,同时不断加强研发,持续开展产品升级换代,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丰富济南公司产品结构。

无独有偶。比亚迪济南基地、重汽等车企同样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的发展。比如,围绕比亚迪济南基地,济南已推动10余个配套项目落地周边区县。总投资50亿元的比亚迪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2025年上半年将投产。

随着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车企在济南的项目产能持续释放,原有新能源车企的加速发展,近年来,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省级支柱产业集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济南市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之一,产业规模大,依托中国重汽、比亚迪、吉利、豪驰等龙头骨干企业,构建起高端重卡为主体、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引领的汽车产业新体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从产业配套看,济南已形成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产业链完整。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300余家,既有汽车发动机、转向系统、刹车制动系统、空调压缩机、电子节气门、汽车变速箱等传统关键部件生产企业,也有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三电系统”生产企业,同时还有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传感器等汽车电子产品生产企业。

从济南新能源汽车产值看,已从百亿级跃至千亿级。新黄河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2年,济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92.1亿元。2024年,济南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值已突破1500亿元。

新兴行业逐渐“挑大梁”

随着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济南产业结构迎来重大优化升级。

从2024年济南工业运行数据看,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精品钢、精细化工、医药制造、现代食品、绿色能源等八大重点支柱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2024年济南产业结构实现新突破,规模占比前三位的产业由2022年的装备制造、精品钢、化工优化为目前的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16.4%、14.6%,较2022年分别提高7.8个和5个百分点,成为引领济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由此可见,新兴行业逐渐“挑大梁”,尤其是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成为济南产业发展的“双核引擎”。

今年,济南将支持比亚迪、吉利、重汽等优化调整产线、加速释放产能,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0万辆。

按照《济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济南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充电基础设施大幅增加,预计到2026年底,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充换电站800座以上、公共及专用充电桩22000个以上,加氢站(含合建站)10座,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兴行业加速发展,济南产业发展将积蓄更多新动能,为泉城高质量发展塑造更强引擎。

记者:黄敏 摄影:徐超 摄像:徐超 剪辑:徐超 编辑:刘梅梅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