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精准捕捉,“鸟类大熊猫”连续13年赴约野鸭湖

3月3日8时55分,延庆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的鸟类智慧监测系统指挥中心骤然沸腾,在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界面中,一只东方白鹳正优雅地站立在野鸭湖湿地的冰面上。自2013年以来,东方白鹳已连续13年赴约野鸭湖,2024年更是单次观测到4只“同框”,为工作人员们带来惊喜。

图片
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界面中的东方白鹳  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供图

东方白鹳是少见的旅鸟,因繁殖分布区域狭窄,野生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等级,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东方白鹳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被看作湿地环境质量优劣的标示。

2013年,野鸭湖首次监测到东方白鹳,但当时只有零星一两只。此后东方白鹳连续每年打卡野鸭湖湿地,都被工作人员、观鸟爱好者的镜头捕捉、监测到过,2024年3月,一次性发现了4只。这次东方白鹳出现的地方是野鸭湖湿地的苍鹭繁殖区,这里水源、食物丰富。正是候鸟迁徙季,这只东方白鹳落脚后,与周围的苍鹭们一起饮水、觅食、休憩,享受阳光。

不是观鸟者抓拍,也不是工作人员刻意寻踪,这次东方白鹳到访野鸭湖,竟然是被视觉系统清晰捕捉到了,这是什么高科技?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科研监测科科长郭旭雄介绍,野鸭湖湿地范围内共部署了12套高清视频监控、20台声纹监测等设备,做到了鸟类分布的重点区域全覆盖,并运用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模型对捕捉到的鸟类视频图像进行自动识别与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提取鸟类的体貌特征,实现对视频画面中运动鸟类的多目标实时捕捉、自动识别分类和密度估计,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监测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数据碎片化等问题。目前,监控系统的所有信号接入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综合管理平台,并对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大数据中心,在全市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层面属于领先地位。

下一步,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将针对鸟类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充分了解野鸭湖湿地内当前鸟类栖息地、生态环境等保护情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