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引入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深度参与以加速成果转化。”
作者:苏打
编辑:tuya
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获悉,3月3日,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及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在第五届Light创造营中透露,过去五年,累计已有超过万名开发者参与其中,打造了上百个技术公益项目,覆盖儿童教育、无障碍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
据悉,第五届Light创造营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腾讯SSV、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云智能联合承办。迄今,Light·创造营已经吸引了4679支队伍、超过万名开发者参与,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公益实践平台之一。
本届Light在公益议题设置上更为开放,倡导满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向,参与者无需提交已落地项目即可报名;同时,通过不断升级的技术工具,大幅降低了公益项目的参与门槛,为技术与公益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撑。
“参与者无需提交已经实际落地的项目,只要有想法、有创意,就可以报名参与。我们鼓励团队跨领域探索,集结各领域的奇思妙想,共同推动技术在公益领域的创新应用,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吴运声表示。
另外,为加速优秀项目的成果转化,本届创造营特别引入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腾讯SSV)的深度参与。通过"技术+场景+生态"的立体化培育机制,入围项目将有机会纳入腾讯SSV创新孵化体系,获得从产品打磨到试点落地的一站式支持。
创造营还融入了对AI在社会层面潜在影响的探讨。关注 AI技术在社区、生态、教育、文化、“一老一小”与特殊群体帮扶等方面的挑战与机会,旨在促使开发者和学生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培养负责任的科技观,实现科技进步与社会公平的平衡。
截至目前, Light·创造营等计划已孕育出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优秀项目。
其中,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范敏领衔的团队开发的基于AI的儿童情绪学习系统,通过动画互动与表情识别反馈,帮助自闭症(ASD)儿童理解社交场景、学习情绪表达。
该系统依托腾讯云AI接口实现实时情绪分析,已在北京、浙江、山西、贵州等10余家机构推广,累计服务超过500名儿童,干预成本降低60%,并荣获2024年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年度公益创新项目奖,成为腾讯云AI公益生态的标杆案例。
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创始人兼副理事长任敏表示,AI的普及正在大幅降低教育成本,使个性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普惠成为可能。同时,AI在公益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帮助老年人记录人生故事,还能提升公益组织的运营效率,让公益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另一典型案例由2002年出生的年轻CEO招志锐领军,其团队基于“公园20分钟效应”的研究成果开发了微信小程序,通过AI数字人交互及剧本任务,引导用户探索公园动植物,解锁图鉴并兑换濒危物种文创周边,同时整合腾讯大模型等前沿能力,实现20万种生物的AI识别。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广深等城市400余所学校,举办活动630场,累计访问人数达40万,联动政府、景区和科研单位构建起“自然教育+生态保护”的闭环。
“今年初,DeepSeek火爆全球,作为AI行业的从业者,我也非常兴奋。”吴运声表示,“DeepSeek让我们看到了AI在各行各业落地的巨大潜力。腾讯云也从春节开始,就推动一系列产品接入DeepSeek大模型。比如,我们的大模型知识引擎,第一时间接入了满血版的模型,过去一个月,我们也看到了各行各业很多优秀的落地实践”。
吴运声表示,今年将继续为创造营的选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除搭载了DeepSeek模型服务的产品外,还包括自研的混元大模型、300多项AI原子能力,以及音视频、智能客服、数字人等。
“先进的技术、好用的产品,叠加开发者对于社会需求的洞察和解决问题的创意,就能创造出很多优秀的应用。”吴运声表示,今年,腾讯云将继续为创造营的选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除了搭载了DeepSeek服务的大模型知识引擎、腾讯元宝等产品,还有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300多项AI原子能力,以及音视频、智能客服、数字人等产品。
上周,腾讯云正式发布新一代快思考模型混元Turbo S。有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