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合金催化剂实现高效绿色制氨

氨不仅是重要化工原料的关键化学品,更是未来清洁能源的潜力载体。然而,传统合成氨工艺依赖百年历史的"哈伯法",每年消耗全球2%的电力并产生大量碳排放。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刘岗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最新成果,他们开发的钴铁合金(Co₄Fe₆)催化剂,在中性硝酸盐废水中实现"变废为宝",将硝酸盐高效转化为氨,为绿色合成氨开辟了新道路。

图片

Co4Fe6合金的制备方法及物相与结构表征

科学家们近年来探索的"电催化还原硝酸盐制氨"技术,有望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污染治理与资源回收的双重目标,其中备受关注的铁基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两大挑战:水分子"拆解工"效率低下,导致活性氢供给不足,阻碍中间产物的加氢转化,显著制约产氨选择性;在中性废水环境中,大量电能被用于生产没用的氢气(析氢反应),电能利用率低。

刘岗研究团队创新的Co₄Fe₆催化剂,通过钴铁双金属的精密配合,创造出独特的"碱性微环境":铁元素负责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碱性"反应特区",打破传统反应对溶液酸碱度的依赖;钴元素则像高效的"氢原子快递员",加速水分解释放活性氢。这种协同效应使催化剂对硝酸根的吸附能力提升3倍,成功抑制了析氢副反应。

在模拟废水处理实验中,该催化剂在-0.69V电压下取得突破性成果:氨合成选择性接近100%,电能利用率达98.6%,硝酸盐去除率97.8%,性能远超同类材料。研究团队构建的膜电极电解装置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连续运行500小时后,仍保持96%以上的电能利用率。该工作实现了氨的高效生产与固态铵盐的浓缩回收,展现出高的工程应用潜力和工业价值。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