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主席吉姆·司吉: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参与不可或缺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16字,阅读需4分钟

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通过第一、二、三工作组报告大纲,未来将按大纲开展第七次评估报告撰写。

2.IPCC主席吉姆·司吉高度评价中国在IPCC工作和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担当。

3.吉姆·司吉表示,未来IPCC将关注城市中的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移除技术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领域。

4.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及加强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吉姆·司吉表示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5.吉姆·司吉强调,技术共享对于发展中国家提升观测系统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为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重要科学平台,2月24日至3月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通过第一、二、三工作组报告大纲,未来将按照大纲开展第七次评估报告撰写。IPCC主席吉姆·司吉高度评价会议成果及中国在IPCC工作和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担当,并就第七次评估周期重点方向、技术共享等内容接受中国气象报社记者采访。



深耕气候科学 提升人类福祉


“此次全会内容广泛,第七次评估周期的重点是评估如何适应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影响。”吉姆·司吉说,“此外,我们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邀请制定的适应行动评估指标和衡量标准也将是第七次评估周期的工作亮点之一。”


吉姆·司吉认为,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生活品质的理念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是协同推进的。这也是这次全会的另一个亮点——更加强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


未来IPCC将聚焦哪些领域?吉姆·司吉指出未来的关注重点。


“城市中的气候变化将是我们的关注重点之一,当前一份特别报告正在编写中,同时正在推进相关工作。”吉姆·司吉表示。针对未来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话题——二氧化碳移除技术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他表示:“过去,我们几乎只聚焦如何减少碳排放。而从第六次评估周期开始,我们更加关注如何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预计这一评估周期会有更多相关评估‘出炉’。”


“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参与不可或缺”


吉姆·司吉本人从事的专业领域主要涵盖气候变化减缓以及能源行业。他指出,数据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中国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吉姆·司吉表示赞赏。


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谈及中国在应对气候挑战及加强国际合作中发挥的作用,吉姆·司吉表示肯定:“中国在《巴黎协定》和UNFCCC等框架下积极推动全球对话,这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他表示:“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参与不可或缺。”


“在IPCC,我和中国同事共事多年,他们对IPCC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吉姆·司吉说。此外,他还特别提到第七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张小曳和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由衷感谢中国科学家对IPCC工作的贡献。


“监测技术共享至关重要”


吉姆·司吉认为,遥感在气候变化观测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能在全球观测中对其他维度进行“捕捉”,如人口模式变化。他指出,遥感还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监测手段也较为有限,如何使这些国家从中获益?


“技术共享至关重要。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观测系统相对落后,具备开展空间观测的技术将帮助提升其相关业务水平。”吉姆·司吉表示。


全会期间,浙江的早期预警实践等给吉姆·司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提到,浙江气象部门通过气候信息来帮助人们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拥有先进的早期预警基础设施,有力推动早期预警系统相关工作。



作者:刘淑乔

编辑:张林
记者:刘淑乔 罗澜
发布:卢健 张琳皓
审核:段昊书 李子硕 叶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