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项留置顾问核心法律问题之《职务犯罪调查中,如何降低家属的法律风险?》
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很多时候不仅是公职人员被调查,配偶也会因为经济往来、投资、资金混同等原因被留置。一旦夫妻双双被调查,案件的复杂度将大大提升,错误供述的风险也会增加。本文详细解析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争取配偶尽早解除留置,确保案件不会进一步恶化。
知名职务律师张智勇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留置期间的75项核心法律问题,涵盖家属谈话、初核函询、维权申诉、管辖回避、查扣冻结、调查取证、财产保护、固定程序违法线索、违法所得追缴、退赃退赔等多个方面。——原创内容,转载必究!
一、什么情况下夫妻或家人会被同时留置?
一般来说,职务案件的调查是针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配偶或子女也可能被一同调查,甚至被采取留置措施。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形:
1. 夫妻共同参与经济活动
配偶或直系亲属在案件所涉的公司、投资项目中占有股份,或者直接管理相关资金。
例如:某国企高管,其妻子以个人名义入股某供应商企业,但实际出资来源不明。
2. 借贷纠纷、投资合作牵涉案件
夫妻二人有共同的借贷关系,资金流向涉及案件调查范围。
例如:某医院领导,其配偶以私人名义借款投资,后资金与公款混同,导致监察机关介入调查。
3. 家人名下的大额财产变动
夫妻一方或子女的名下突然出现大额房产、投资,且无法合理解释资金来源。
例如:某领导,其子女在短时间内购置多套房产,且首付款来源不明,就会被怀疑存在利益输送。
4. 家属涉嫌协助隐匿、转移财产
在调查前,配偶或子女帮助被调查人转移、隐匿财产,甚至处理重要证据。
例如:某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被调查前,其配偶提前帮忙处理公司账目,销毁部分资金往来凭证。
这些情况,一旦被监察机关认定为“存在关联”,家属就有可能面临调查,甚至被采取留置措施。
二、家属也被留置,后果有多严重?
当家属被留置,直接的后果是:
1. 心理压力倍增,影响案件发展
被调查人往往会因家人受牵连而情绪崩溃,导致供述失误、夸大金额、甚至编造事实。
例如:某国企高管,在妻子被留置后,为了尽快结束调查,主动承认自己“可能”有问题,最终导致案件复杂化。
2. 可能影响涉案金额的认定
家属如果不熟悉法律,在留置期间可能会因恐惧而“配合”调查,甚至在不确定金额的情况下认缴资金,导致涉案金额被人为夸大。
例如:某医院院长,其配偶在调查中因害怕事态升级,主动承认“可能”有受贿行为,最终案件定性远超预期。
3. 案件走向可能从单一调查变成“窝案”
一旦家属被牵连,案件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影响到更多的关联人员。
例如:某领导因经济问题被调查,原本案件重点在个人经济问题,但因妻子牵涉投资,最终演变为多人牵连的案件。
三、面对全家被留置,正确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家属需要冷静,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避免让案件变得更加复杂。关键在于争取尽早解除家属的留置,让案件回归本质,避免因情绪问题扩大案件影响。
第一步:争取尽快解除家属的留置
目标:优先解除配偶或子女的留置,减轻案件压力,让被调查人避免因家庭焦虑而认罪过快。
做法:
1. 家属被留置后,律师应第一时间介入,审查留置措施是否合理。
2. 如果家属确无实际参与案件,应提交证据证明家属的独立性,避免无辜受牵连。
3. 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如由留置改为取保候审,避免长期关押导致供述混乱。
案例:某国企领导被调查,其配偶因股权投资问题同时被留置。在律师介入后,通过调取资金流水,证明该配偶的投资行为与被调查人的职务行为无关,最终成功解除留置。
第二步:确保供述真实,不被人为扩大金额
家属在接受调查时,一定要谨慎回答询问,避免“顺着个别办案人员的思路”随意承认问题。
特别注意:
1. 不要轻易签署金额认定书,所有资金问题必须核实后再确认。
2. 拒绝模糊性回答,比如“可能有”“记不清了”,这类表述可能会被作为证据使用。
案例:某官员的妻子在调查中,因害怕事情升级,主动表示“我老公的投资,我可能知道一点”,结果被记录为知情并参与,导致案件复杂化。律师介入后,及时提出异议,最终排除了错误供述。
第三步:律师团队介入,协调家属和被调查人的法律策略
由于职务犯罪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单一律师单打独斗,难以完全面面俱到和掌控所有细节,集体智慧的作用至关重要。
“重庆张智勇职务团队”在处理类似案件时,通常会通过团队研判分析证据链,制定针对性的法律应对策略,确保询问材料和物证书证不会相互矛盾,从而降低案件风险。
四、总结:如何避免案件升级,减少家属的法律风险?
1. 一旦家属被留置,第一时间聘请专业律师,争取尽早解除留置。
2. 家属在接受调查时,不要因害怕而随意认定涉案金额,避免人为扩大问题。
3. 律师团队介入后,应尽快调取资金流水、股权证明等证据,为家属争取独立性,降低案件定性。
4. 对于被调查人而言,家属的留置往往是心理上的重大打击,家属的尽早释放,能帮助其保持清醒,避免被动认罪。
5.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单一律师可能难以全局把控,团队化研判更有助于精准应对复杂案件,减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在职务犯罪调查中,家属是否被牵连,直接影响案件走向。冷静、专业、精准的应对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案件升级。
作者简介:张智勇律师,执业28年,全国优秀律师,智豪律师事务所(全国知名刑事律所)主任,百人团队创始人亲办四件省部级职务案,厅级数十件,以及国企、私企人员等各类受贿行贿案上百件,专注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擅长刑事辩护,让多人无罪释放。带领团队辩护数十件全国重大影响刑事案件,办理各类刑案近万件,实战经验丰富,数百件取保不起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