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全球联保” 国内居然不能用?联想电脑售后遭质疑

AI划重点 · 全文约3419字,阅读需10分钟

1.联想电脑全球联保服务在国内维修时被拒绝,引发消费者质疑。

2.消费者购买海外电子产品时,往往被告知全球联保服务在实际使用中受限。

3.专家表示,企业应提高服务透明度,优化全球供应链和售后服务网络,提升用户体验。

4.然而,消费者在购买全球联保服务时,需仔细阅读条款,了解服务范围和限制条件。

5.相关部门可加强对跨国服务条款的监管,确保企业提供的服务与宣传一致。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近日,一则“联想电脑坏了售后让去美国修”话题冲上热搜。王先生在海外购买笔记本电脑时,花费2200元加购了全球联保服务,在国内想要维修时却惨遭拒绝。半两财经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因价格差异、出差求学等不同因素,喜欢购买海外电子产品,不过在售后保修上却时常被以“缺乏配件”等因素被拒绝。对此,律师建议,企业应当提高服务透明度,明确告知消费者“全球联保”的具体范围和限制,同时优化全球供应链和售后服务网络,以提升用户体验,消费者也应在购买前充分了解相关条款,以规避潜在风险。(全文3962字,阅读需要25分钟)记者|温婧 实习生|陈子涵‍‍‍  编辑|张鑫  实习生|拜哈贝儿

图片

多花2200元却无法售后

事件追溯至2023年11月,王先生通过联想美国官网以约合人民币2.8万元的价格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考虑到设备的高昂价值,他额外支付2200元购买了为期四年的全球联保服务,保修期至2027年11月。

今年2月中旬,王先生发现设备散热系统出现异常,但当消费者联系联想品牌官方售后提出保修申请时,却被告知需将设备寄回美国维修。对此王先生质疑道:“仅散热系统故障就要跨国返修?国内服务中心难道不能申请备件更换?”王先生表示:“就一个风扇主板的问题。我说能不能调备件,他说做不到”。

客服告知无法“调备件”的原因是“现在没有这个件,具体需要上报沟通”。联想售后中国服务区总部客服回应:“如果有物料可以协调沟通,如果没有,一般还是要回购买地维修”。王先生强调所购买的服务是“全球联保”服务,对此,客服却强调:“王先生购买的是全球有限联保服务。”因此,当维修地区缺货或者无货的时候,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保修服务。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这一做法违反了中国法律的‘三包’规定,既然约定了4年的免费保修期,那就要遵守约定。如果中国没有配件,美国有配件,联想公司可以通过内部协调物流的方式调配,这与消费者无关,这是公司内部运营的问题。”

图片


空头支票

半两财经发现,消费者购买海外电子产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海外消费者购买中国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不少消费者表示,但往往说好的“全球联保”,在需要联保时却变成了“空头支票”。

一方面,不同品牌电子产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有所区别,比如美国黑五、国内双11等节时的价格就比其他地区优惠20%-30%;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上新速度不同,比如欧洲地区手机可能在欧美首发,而中国产品可能在中国首发,消费者选择不同的渠道,可以优先享受到新品。比如苹果品牌新推出的iPhone 16 Pro在中国官网定价为10999元,美国官网同款手机定价为11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8666.25元)。部分品牌提供的优惠在海内外也存在差异,例如苹果的返校季活动,在澳洲地区的优惠为赠送礼品卡,内地的优惠为赠送一份电容笔。

本来跨境电商购物,能享受到价格优惠和一些其他福利,是一件特别好的事,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体验到:说好的“全球联保”,在需要联保时却变成了“空头支票”。

图片

“我从香港买的三星S20手机,购买时称三年内全球联保,我有正规发票。谁知保修期内,屏幕突然‘绿线’了,查了下这是产品的全球性通病,都可以免费换屏的,但是本地售后却表示换不了!”“我从国外买的戴尔外星人笔记本电脑,购买时承诺2年全球联保,随后带回国使用,结果5个月后发生故障,戴尔就不给修了”“在第三方平台得物购买了beats的耳机,2000多元,但是半年后就不出声了,查了下,beats是支持全球联保的。联系客服维修,结果被告知,因为是跨境平台购买的商品,不支持售后”……消费者“全球”保修难,已经成为被不少消费者诟病的问题。

图片


隐藏门槛

半两财经看到,目前包括苹果、联想、戴尔、东芝、富士通、三星、惠普等多个电子品牌都表示,提供“全球联保”服务,不过这一服务也有其限定条件。

图片

首先是购买渠道。半两财经随机联系了几家购物平台的不同品牌的授权店,这几家店均表示:“没有办法提供全球联保服务,只能提供全国联保。”在查看了官网之后,半两财经发现,同款的电子产品在官网就可以提供“全球联保”服务。戴尔、联想、苹果等品牌的京东和淘宝授权店的客服表示:“该授权店没有和客服签署服务合同,因此如果消费者需要全球联保服务,需要从官网联系售后。”

其次是机型限制。那么是否官网购买的所有产品都可以享受“全球联保”?半两财经看到,售后条款规定,“由于不同的机型所需要的配件不同,部分机型无法提供全球联保服务”。有的还需要额外花钱。而不少机型则需要加钱换购,从“全国联保”升级为“全球联保”,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

而不同的机型在提供全球联保服务的时候所需要的费用也不同。比如戴尔的一款笔记本电脑,多花699元可享受三年全球联保;联想的一款笔记本电脑则本身带有3年全球联保,额外支付1129元可累计享受6年总质保服务。

另外,半两财经发现,保修也有“服务范围”,例如苹果和ThinkPad品牌的全球联保服务包括硬件保修,不包括软件和捆绑的操作系统。

那么,购买了这一服务的消费者,为何仍然难以享受“全球联保”的承诺?实际上,仔细查看“全球联保”服务细则,大多都写明了“如果部分地区零件缺货则不提供维修服务”。在联想的事件中,客服也以“零件缺失”的理由拒绝保修。

图片


手续繁杂

不过,在采访过程中,半两财经也看到,一些消费者表示,自己的确享受到了“全球联保”服务,十分欣慰。

目前在德国的赵女士接受半两财经采访表示,自己在国内购买的戴尔笔记本电脑自带全球联保服务,但是到了德国之后笔记本就无法开机了。于是赵女士联系了戴尔官方客服报修,虽然客服第一时间告知赵女士“零件延误”,但是两星期后,戴尔工程师提供了上门维修。赵女士表示,自己只给官方提供了购买时的全球联保号码,不需要其他证明就成功享受了这一服务。

消费者戴戴也表示,自己在香港购买的笔记本电脑在维修期内出现问题,最终维权成功。不过戴戴也表示,过程十分繁琐:“不仅需要提供全球联保号码,还需要向官方客服提供购买凭证、港澳通行证、出入境记录等证明”。

联想官方客服回应半两财经表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提供全球联保服务的所需手续不同,有些国家和地区只需要购买时的官网提供的全球联保号码,有些国家和地区则需要提供护照、出入境证明等等。”

图片


文字游戏

“全球联保不等于全球能保”,互联网观察人士龚进辉表示:“事实上,全球联保服务只能以官网发布为准,不过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服务条款细则,尤其是涉及到服务范围和限制,想当然认为‘全球联保=全球能保’。而联想方面也未尽到明确告知的义务,且理解‘全球联保服务=全球有限联保’,最终导致争议产生。”

图片

为何企业要隐形提高“全球联保”的门槛?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企业层面,考虑到维修成本高昂及跨国调配配件的复杂性,企业可能限制异地维修。同时,部分企业可能将全球联保作为营销手段,实际服务并未完全落实。消费者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未能充分了解全球联保的具体条款和限制。此外,跨国使用场景下,消费者对维修的及时性和便利性需求各异,保修困难时感觉权益受损。

龚进辉也表示,“全球联保并不代表在所有国家都能提供完全相同的服务,尤其是涉及特定部件的维修,由于不同国家销售的产品难免存在设计差异,国内维修中心缺少适用于美国市场产品的特定部件再正常不过。因此,联想只能做到全球有限联保,否则面临极高的成本压力。全球售后毕竟涉及到多个国家、多种配件、多条路线,整体比较复杂,导致推高运营成本有关。而有不少消费者享受到这项权益,真相可能是所在地维修点刚好储备了相应配件。”郭涛认为,行业层面,缺乏统一严格的全球联保行业标准与监管机制,企业服务执行自主性大,消费者维权困难。但部分企业在服务上已达标,整体服务仍有优化空间。

有律师指出,消费者对“全球联保”的理解往往与企业的实际服务存在差异。许多消费者认为“全球联保”意味着在任何国家都能享受同等服务,但实际上,由于技术限制(如配件差异、设计标准不同),企业可能无法在所有地区提供相同的支持。企业应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例如提供替代方案(如近似配件维修)或更透明的沟通,以减少消费者的不便。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全球供应链管理,确保关键配件的库存覆盖更多地区,从而提升服务能力。

郭涛建议,消费者购买“全球联保”服务时,需仔细阅读条款,明确联保范围、期限及限制条件;核实全球服务网点,确保常驻地或使用区域有便捷维修服务;保留购买凭证,以备享受联保服务;了解产品信息,确保与联保服务匹配。如遇问题,应先与商家协商,无果后向购物平台投诉,必要时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求助,提交证据维护自身权益。

上述律师也表示,相关部门可加强对跨国服务条款的监管,确保企业提供的服务与宣传一致,避免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也需在购买前充分了解相关条款,以规避潜在风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