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六班 刘子菡
指导老师 闫少飞
大年初一,来奶奶家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当他们看到摆放在桌子上栩栩如生的“圣虫”“仕女”“桃子”等面塑是我亲手制作的时,纷纷夸赞我手艺高超、制作精湛,我不好意思地连连说:“不好意思,我还差得很呢!”
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年前的一幕:那是才出生不久的弟弟要过一百天,俗称“百岁”,奶奶张罗了村里三个会做面塑的老奶奶来做“百岁”。她们用娴熟的手法做的面塑真是活灵活现。有金灿灿的鲤鱼,有花枝招展、形态各异的仕女,有火红火红的大螃蟹,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类花卉……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怎么能让这些心仪的面塑长久留在我身边呢?
“学!”
从此,每当奶奶做馒头时,我总会要来一小块面团,照着留下来的“百岁”依葫芦画瓢。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那些貌似简单的面塑,真做起来可不容易,软软的面团高低不听使唤。想做一只小花猫,不是头大腿细,就是腰粗腿短。唉!奶奶的馒头早做好了,可我依然做得是“四不像”。
只好“求拜”老师——奶奶。奶奶告诉我秘诀:发面要硬,抓住特点,比例适中,火候到位。比如猫咪,关键是头部,重点是眼睛和尾巴,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咱家小花猫。
得了要领的我,马不停蹄央求奶奶重新和面、醒面,连续做出六个形态各异的猫咪。还别说,通过现场学习,我的“手艺”大有长进,蒸出后化妆、涂色竟有两个猫咪“合格”。奶奶破例第一次伸出大拇指。
有了信心的我,陆续学会了做鲤鱼、老虎、仕女……一个比一个精彩。
经过学做面塑,也让我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为激发中小学生的写作兴趣,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烟台市融媒体中心大小新闻教育频道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习作,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即可。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也欢迎各位老师荐稿。作品可以配发小作者的生活照。
投稿邮箱:121157218@QQ.com
提醒:投稿时请注明小作者姓名、学校和班级,以及“习作园地”字样。
责编: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