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w卖房送娃出国,这批中产父母后悔了吗?

这几年,英美私校里的中国“小留学生”越来越多。


据权威英国私校协会ISC(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的数据,去年从中国大陆去英国的小留学生数量已达到10375人,相较于前年涨了近20%,是所有国际生中人数最多的地区,占据总数的近六分之一。


在这波热潮之前,魔都妈妈Selina五年前就开始布局。当时,女儿还在市区一梯队公立学校里苦苦挣扎。


卷到疲惫后,Selina将目光投向海外,决定卖掉国内一套学区房,带女儿去英国。


去到海外后,她才发现,尽管出国前她果断卖房成功“逃顶”,但托举女儿出国这条路却没那么容易。


这条教育路径,让她如愿以偿了么?


图片

魔都妈妈:都是卷,不如卷出性价比


Selina从英国金融硕士毕业后,一直在上海打拼。40岁生下女儿后,她发现自己的风险管理经验在孩子教育上全面失效:


斥巨资购置的黄埔学区房,换来的却是女儿四年级数学口算不及格;


身边家长疯狂“鸡娃”,补习班费用比私立学校学费还贵。


本来打算转到一所新开的双语学校,但还没开学,学校却因资质问题被叫停。


卷不动了,还有其它出路么?转私立、换城市,Selina都有考察过。半年后,她做出一个大胆决定——举家搬去英国


她的考虑简单而直接:


→所供职的企业可以申请异动去伦敦


→国内学区房当时正热,从事多年金融,让她嗅到一丝市场诡谲


→既然想转轨,同样一笔钱,孩子可以在海外换个不错、甚至有可能更好的环境


她算了一笔账:




如果孩子能适应英国公校,即便课外补习还需花钱,但整个家庭开销大概约每月三四千英镑


如果不能,上英国私校能承受。私立一学期费用从5000-8000英镑不等,整体每月也开销能控制在七八千英镑以内,家庭收入完全能覆盖。


加上卖房的“余粮”,即便Selina全职陪读,供女儿上到大学也绰绰有余。


说干就干。Selina先解决了工作调动和签证,先生留在国内处理卖房事宜,她带着女儿飞到了伦敦。


图片


图片

伦敦变化,天翻地覆


跟Selina求学时相比,伦敦天气还是阴雨绵绵,但其它变化太大了。


留学生数量激增:根据英国官方数据,中国留英生超过15万人。伦敦作为最受欢迎的城市之一,吸引了近30%的国际学生。


走在街头,Selina常常听到熟悉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甚至在某些区域,华人超市和餐馆的数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物价和房租飙升:2024年,伦敦的平均月租金已达到2121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元),日常用品价格也普遍上涨了10%-15%。


落地后,Selina考察了一圈房屋市场,后悔自己当年太没眼光,「毕业前怎么没置办一套公寓呢?」。


如果打开「上帝视角」,伦敦过去近20年的房价走势太猛了。

图片


2009年她毕业时,伦敦平均房价也不过约25w英镑。从2010年开始,英国房市进入复苏期,全年基准利率维持在0.5%,对买方市场非常友好。


到2013年,市场稳定,当年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政策。Selina有朋友在那年给孩子买了房,如今孩子正好去读大学,这十年挣得的租金足以支付孩子学费。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抱怨,她在国内逃顶成功的那套学区房卖价也十分可观。


而如今的教育选择,给了她第二次重建生活的契机。


图片

伦敦Wandsworth街区


图片

伦敦教育资源,被「学区房」硬控


最让她觉得「值得」的,当然是女儿的变化。


她们先在租房附近入读一所私立学校。这所私校虽小,但充满个性和艺术氛围,女儿一见倾心。孩子每天都忙着画画、音乐、创作,人文氛围非常浓厚。


Selina自己也受到滋养。


某天从附近公园路过时,她看到几个亚裔孩子正在用树枝搭建“昆虫旅馆”,路过遛狗的英国老人停下来指导他们辨认甲虫种类。


这种开放又互助的氛围,让她觉得当初决定“很值”:“真正的安全感,是让孩子在可控风险中成长。”


图片


如果非要列出一些困扰,那还是跟升学有关。


女儿目前就读的学校并非一贯制,而所在片区中学又十分普通。她们居住区甚至毫无“postcode lottery”加成。


一番折腾考察下来,Selina发现,卖掉国内一套“学区房”来了英国,还是逃不开学区差异!


如果想跨区去好中学,就得把握好11岁+的考试,类似国内小升初会考。时间一般在六年级开学第一周,但学生得在五年级就报名。


而且,跨区报考的分数要求更高,女儿英文水平还没达到本地同龄孩子的水平。


中学的话,公立走文法学校也很不错,但伦敦目前仅19所,分布不平衡,考试还极难,语言能力要像母语一样。


图片


本想租房先凑合,等女儿到中学后再另作打算,房租开销又让Selina盘算起来。


伦敦这两年租房市场异常夸张,一年房租就要花掉接近24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未来租金上涨,以及搬家等额外费用。


早些置业,女儿现在就能享受学区优势,以后大学毕业了,“以租养房”还可以持续有收入。


从财务规划的角度看,置业比租房要更具性价比。


在研究了南北伦敦各区发展后,她把目光投到西南部的Wandsworth区。


起初吸引她的是一组看似矛盾,却潜藏价值的数据:


尽管英国央行连续加息,Wandsworth区2023年的房价涨幅却达到4.4%,租金回报率稳定在5.6%。


深挖该区的学校后,Selina才发现:“这儿的房子不是砖瓦,而是一个教育生态的接入点。


图片

Wandsworth Mills伦敦西南二区精英学区房


优势1:从k12到大学,一步到位


英国的优质学校学校竞争激烈,但更让父母头疼的是“学区流动性”


许多家庭像Selina这样为孩子升学频繁搬家,从小学到中学可能跨越多个区域。


Wandsworth Mills所在的西南二区,却更像伦敦“教育金三角”


顶级私校聚集地:步行7分钟可达全英排名前30的Emanuel School(提供从小学到高中课程),周边2公里内还有Putney High School(女子私校全英前30)和Thomas’s Battersea(乔治王子曾就读)。该区3所学校里,就有1所是私校。

图片

图片


公校质量保障:区域内62所公立小学中90%获评 Good or Outstanding “优秀”,远超伦敦平均水平。


图片


·大学资源辐射:7站地铁直达帝国理工,8站抵达到伦敦政经,孩子未来升学无需二次搬家。

图片


“这里的孩子从5岁到18岁,甚至读大学,都可以在同一个社区完成教育闭环。”Selina在参观时感叹。


对伦敦学区房感兴趣?

CBRE将于上海在3月8日-9日

举办新盘品鉴会


优势2:伦敦买房,“抗跌”优先


英国央行连续加息、印花税政策调整……2023年的伦敦房产市场充满变数,但Wandsworth区却逆势而上:


· 房价涨幅领跑伦敦:2023年单年增长4.4%,过去十年新建住宅增值87%;


图片


· 租金回报稳健:区域内新房平均租金回报率达5.6%,一套三居室月租可达£5,000,轻松覆盖部分留学开支;


· 市政税优势:仅为伦敦平均水平的一半,长期持有成本更低。


图片


即便考虑租金,这一片区的“人群”购买力也相当有潜力:


这里居民大多属于“城市新贵”——高收入、高教育背景的精英阶层,占比高达86%。享有£833.10的平均周薪,远高于伦敦整体水平(£645.80)。


图片


更关键的是稀缺性——作为西南二区唯一在售的双河景豪宅,Wandsworth Mills的34层The Artisan Tower已成区域地标。


Selina算了一笔账:“比起切尔西的房价,这里的单价低得多,但教育资源与安全指数却不相上下。”


图片



优势3:让陪读不费妈


Selina无疑是幸运的,可以将事业迁移到海外,而对大多数陪读妈妈而言最残酷的真相,是许多人不得不在异国他乡暂停事业,整日消耗在日常琐碎里。


Wandsworth Mills的设计直击这一痛点:


· 酒店式礼宾服务:代收快递、预约家政、甚至协助安排孩子的课外活动(如社区内有The Padel Yard壁球场馆),让父母从琐事中解脱;


图片

· 高端会所设施:伦敦唯一热带雨林泳池、树屋、水疗中心、会议室等,妈妈可以边喝咖啡边处理国内工作,爸爸能在高尔夫模拟器上放松身心;


图片


· 步行生活圈:3分钟步行至附近Southside购物中心(110家店铺),5分钟到Old York Road精品街,解决日常采买的同时,也让父母找回都市生活的便利与尊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样板间展示


图片

重新定义教育的可能


Selina的故事并非个例,而是无数中产家庭在全球化教育浪潮中的一个缩影。


从北上广的“学区房焦虑”到伦敦的“教育生态重构”,这些父母们正在寻找一种更可持续的教育模式。


Wandsworth Mills不仅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一个让全家自然生长的生态系统。


在这里,教育不再是孤注一掷的“军备竞赛”,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自然过程:


孩子们可以在社区图书馆里探索兴趣,在公园里与邻居孩子一起搭建“昆虫旅馆”,在顶级私校和公校之间无缝衔接;


而父母们也能在这里找回生活的平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