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亲戚们欢聚一堂,话题往往是家长里短。不过今年回老家我却发现一个新现象......
春节期间在亲戚们的谈话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家不再把赚钱当作目的,而是将其视为改善生活的手段。
01
五年前,表弟还是个普通的快递员,每天起早贪黑。
但表弟没有安于现状,反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商运营,现在已经成为一家小型物流公司的老板。
黝黑的表弟告诉我们:
“以前我总是嫌这累嫌那苦的,这两年我才明白,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有时候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还真是感到累并快乐着。”
堂姐也接着说,她努力工作不仅是为了买房买车,更是为了让父母晚年过得舒适,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的确,积极心理学指出: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往往比结果本身更能带来持久的幸福。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总是为钱发愁。
那时的我,总觉得谈钱是一件很俗气的事情。
直到工作后,看到父母因为我的收入改善而露出的欣慰笑容,才明白:
钱不仅仅是数字,更是一种让家人安心的力量。
钱可以给人安全感,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时,人的焦虑感会显著降低,幸福感也会相应提升。
二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当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会自然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钱不再是禁忌话题,而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让我们有能力照顾家人,实现梦想,创造价值。
这种认知的转变,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务实,也让我们的心灵更加丰盈。
在这个意义上,钱确实是个好东西,因为它不仅养人,更能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