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南京商埠文献史料展探寻百年滨江旧影

图片

  沿南京下关中山码头前的江边路向北徐行约800米,道路右侧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街——大马路。一个世纪前,这条街是南京商埠的核心街道,有“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之说。2月28日,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在瞻园罗尔纲史学馆推出“灯火大马路:南京商埠文献史料展”,细说南京商埠往事。

  在本次展览中有一张地图非常值得关注,这张1898年出版的《江宁府地图》中标注了下关码头和马路,地图上还有个非常小的船形标志,这是一个叫做“洋棚子”的码头。“这张地图是南京近代史上第一张采用科学比例尺制作的地图,反映了南京在正式开埠通商前下关地区的情况。”该展策展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综合业务部主任孔令琦介绍。这张地图是迄今能看到的最早一幅经过精确测绘,带比例尺、标注经纬度的南京地图。

  此次展览共展出各类档案资料、历史图片、近代藏品等200余件,详细梳理了南京商埠从开放、发展、繁荣到迎接解放、华丽转型成为城市名片的历史过程。其中南京红色印迹调查资料、金陵关档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及近代商号海报等重点展品记录了南京商埠地区的兴衰沉浮和奋斗历程。(记者 沈昭)

  来源:扬子晚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