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麦小城欧登塞成为150多家机器人、自动化和无人机公司的所在地,尤以协作机器人而闻名。
2.欧登塞的机器人产业成功源于其传统造船业,20世纪90年代马士基·麦金尼·莫勒研究所推动了双方合作。
3.优傲机器人公司成为欧登塞第一个重大的机器人产业成功案例,2015年被美国半导体测试巨头泰瑞达收购。
4.由于泰瑞达保留欧登塞总部并维持丹麦工作文化,吸引了更多关注、人才和投资进入当地机器人领域。
5.欧登塞市政府支持针对小学生的项目,试图加强人才储备,同时吸引国际人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丹麦小城欧登塞不仅有安徒生童话,还有协作机器人。
作者 | Victoria Turk
欧登塞是丹麦的一座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是11世纪丹麦最后一位维京国王克努特遇害的地方,也是约700年后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诞生地。
如今,这座人口略高于21万的城市已成为150多家机器人、自动化和无人机公司的所在地。它尤其以协作机器人而闻名,这种机器人专为与人类共同工作而设计,通常用于工业环境中。市长彼得·拉贝克·尤尔称机器人产业是这座城市的“宠儿产业”,也是市民引以为傲的产业。
欧登塞的机器人产业成功源于其传统造船业。20世纪80年代,马士基集团下属的Lindø shipyard造船厂面临来自亚洲日益激烈的竞争,于是向附近的南丹麦大学寻求帮助,开发焊接机器人以提高造船效率。当时还是学生的尼尔斯·朱尔·雅各布森(Niels Jul Jacobsen)欣然加入了该项目。他从十几岁看过《星球大战》后,就一直想从事机器人方面的工作,但他表示:“在丹麦,这似乎不太可能,当时没有任何此类活动。”
随着造船厂和大学的合作,情况开始改变。20世纪90年代,马士基航运公司背后的基金会资助成立了马士基·麦金尼·莫勒研究所(MMMI)。这个致力于研究自主系统的中心大大推动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虽然造船厂最终停止了机器人项目,但研究工作在MMMI继续进行。
学生们纷纷涌向研究所学习机器人技术。在那里,三位研究人员萌生了开发一种更轻便、更灵活、更易用的工业机器人手臂的想法。这个想法最终催生了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成为欧登塞第一个重大的机器人产业成功案例。2015年,美国半导体测试巨头泰瑞达(Teradyne)以2.85亿美元收购了优傲。这对欧登塞的机器人产业是个重要转折点。联合创始人克里斯蒂安·卡索(Kristian Kassow)表示,这证明了欧登塞的机器人公司能够在不依赖特定项目的情况下取得成功。这一信号吸引了更多关注、人才和投资进入当地的机器人领域。
优傲机器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金·波尔森(Kim Povlsen)表示,泰瑞达保留了该公司在欧登塞的主要基地,并保持了丹麦的工作文化,这一点非常重要。他将这种文化描述为非层级制度且高度协作。这种协作精神超越了公司范围,员工们通常乐于与当地其他行业的人分享专业知识。“这就像是一种共生关系,效果非常好,”他说。
优傲机器人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平台公司,而不仅仅是制造商,邀请他人使用其技术为不同行业创建机器人解决方案。该公司生产的机械臂可用于汽车零部件工厂、建筑工地、制药实验室和葡萄酒灌装线。这不仅是公司的增长策略,也为附近的创业公司提供了机会。
2018年,泰瑞达收购了欧登塞的第二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移动工业机器人(Mobile Industrial Robots)。这家公司由雅各布森创立,就是那位在大学时代从事船舶焊接机器人的《星球大战》粉丝。该公司生产用于内部运输的机器人,例如在仓库中搬运托盘或牵引小车。此次收购使雅各布森能够投资其他机器人项目,包括一家生产户外移动机器人的公司卡普拉(Capra),他现在是该公司的CEO。
欧登塞机器人产业集群CEO索伦·埃尔默·克里斯滕森(Søren Elmer Kristensen)表示,这两家大型机器人公司的成功产生了涟漪效应。这两家公司在欧登塞共有约800名员工,为机器人产业集群带来了资金和商业敏锐度。
尽管欧登塞是丹麦第三大城市,但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城市,这为它带来了挑战。吸引资金是个问题,目前大部分投资仍来自国内。人才来源是另一个问题,高素质技术工人供不应求。MMMI主任卡斯珀·哈伦堡(Kasper Hallenborg)表示,研究所感到有义务培养足够多的毕业生来满足当地产业需求。他还补充说,即使现在,进入STEM领域的女性和女孩也少得可怜。MMMI支持针对小学生的项目,试图加强人才储备。然而,随着欧登塞机器人产业集群的扩大,吸引国际人才也变得更容易了。人们搬迁的风险降低了,因为如果一份工作不成,还有很多公司都在招聘。
欧登塞的小规模也可能成为优势。市长尤尔提到了在附近的安徒生机场建立的无人机测试设施。由于空中交通量相对较低,该机场能够提供充足的飞行时间。这里是少数允许无人机在视线之外飞行的机场之一。
造船厂曾是该市的主要雇主,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后不久就彻底关闭。但最近它已转型为工业园区,专门制造大型钢制单桩等超大型结构。大学目前正在建设一个中心,用于开发此类工作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如今参观这里,你看到的可能不是船舶,而是巨大的海上风力涡轮机——当然,这些都是在机器人的帮助下组装的。
本文为翻译作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来学人仅作编译,文章观点不代表未来学人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未来学人,读全球科技商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