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什么崇拜墨索里尼?
1922年,纳粹党信心骤增,因为有消息传来,法西斯领袖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于10月28日“进军罗马”,结果立即被任命为意大利总理。意大利人成功了,他们的德国同志当然也不能太落后吧?墨索里尼一直是形象胜于实质。他生于1883年,早年是一位信仰社会主义的著名记者,在呼吁意大利参战的过程中,墨索里尼彻底改变了政治立场。战争结束时,意大利人因和平条约未能给予他们所期待的收益而感到自尊心受损,墨索里尼成了意大利人表达情绪的代言人。1919年,他发起法西斯运动,以暴力手段、恐怖行动和恐吓威胁打击左翼对手。当时左翼为了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而执行占领工厂等政策,这引起了企业家、雇主和商人的恐慌。乡村的动荡促使地主也投入法西斯行动队的怀抱,而且随着局势在1920年和1921年恶化,墨索里尼被他所发起的法西斯运动的势头一路推进。他的上台,表明战后的冲突、内乱、谋杀和战争并不仅限于德国,而是遍布东欧、中欧和南欧,其中包括1921年刚结束的苏波战争,哈布斯堡帝国解体后多个国家为收复领土而引发的武装冲突,以及西班牙和希腊短命的独裁政权之建立。
墨索里尼的例子在许多方面对纳粹党产生了影响,尤其是纳粹党在1922年末、1923年初采用“元首”(意大利语为Duce、德语为Führer)的称呼,以表示党魁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威。在意大利先例的刺激下,纳粹党内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与日俱增,这也促使希特勒相信,注定要领导德国未来走向民族新生的人是他,而不是尚未出现的某个人物,1923年秋的一系列事件又使之永久地成为他固守的信念。当时,纳粹党已经开始借用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的敬礼方式,即直挺挺地伸出右臂向领袖致敬,这模仿自罗马帝国的礼节;领袖还礼时也举起右臂,但肘部向后弯曲、手掌向上扬起,表示接受致敬。纳粹党采用的精细复杂的执旗标准,也源自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的做法。然而,墨索里尼在这一时期对希特勒主要的实质性影响,是使他相信进军首都的策略是最快的掌权方式。
长期以来,希特勒对墨索里尼倾慕不已,把他作为效仿的榜样。“进军罗马”激励着萌芽中的欧洲法西斯主义运动,恰如加里波第的进军罗马以及后来的意大利统一在大约60年前曾经激励着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历史的潮流似乎正朝着希特勒希望的方向流动,民主制度已时日无多。随着德国局势在1922—1923年间急剧恶化,希特勒开始认为,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办到了的事情,自己同样可以在德国办到。
1935年年末,欧洲的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剧变。首先,为实现建立一个新罗马帝国的梦想,也为了一雪意大利军队在1896年阿杜瓦战役中战败于埃塞俄比亚军的前耻,墨索里尼于1935年10月入侵埃塞俄比亚,非洲最后一块没被殖民的土地。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Haile Selassie)的封建杂牌部队显然无法抵抗意大利的机械化部队。这次为时很短的战争也许是空军部队第一次展示它的潜在优势和毁灭性力量。意大利飞机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连续不断地轰炸埃塞俄比亚军队。意大利人不只使用了烈性炸药攻击埃塞俄比亚装饰艳丽的骑兵部队,还试图使用毒气消灭纪律极差的埃塞俄比亚步兵。两国实力差距太过悬殊,没有任何可比性。但埃塞俄比亚毕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意大利部队需要花时间深入内陆,才能将其全部占领。而在埃塞俄比亚方面,皇帝海尔·塞拉西出人意料地去了一趟日内瓦,在那里征得了广泛的同情。他声泪俱下地向国联控诉意大利,请求国联帮助。在此之前,墨索里尼预料法国人和英国人应该不会干预,但是公共舆论却迫使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出手,支持国联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制裁。意大利独裁者突然受到了孤立。在他亲德国的女婿加莱亚佐·齐亚诺(Galeazzo Ciano)的唆使下,墨索里尼转而向希特勒寻求帮助。
希特勒认为这是打破德国外交孤立状态的机会。当时希特勒仍然十分崇拜墨索里尼,从他那学到了很多理念,但之前谋杀陶尔斐斯的事件使二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现在局面开始好转了。但是,帝国外交部仍然非常怀疑意大利人的动机。于是,希特勒把德国驻罗马大使乌尔里希·冯·哈塞尔(Ulrich von Hassell)召到柏林,当着外交部长诺伊拉特的面他告诉哈塞尔说,是时候把1934年的紧张关系“当作过去”了,现在应该援助意大利。“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他说,“防止世界霸权体系内部的各种对手都把枪口对准我们,把我们当成唯一的进攻目标。”如果意大利法西斯被消灭了,德国就孤立无援了。按照希特勒的指示,德国在埃塞俄比亚事件中保持形式上的中立,但拒绝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两国生意照做。墨索里尼对此非常感激,他告知希特勒,从现在开始他不再反对把奥地利纳入德国势力范围。他告诉冯·哈塞尔,斯特雷萨的不愉快已经过去了。制裁最后完全没有任何效果。意大利人持续施压,在1936年赢得了战争,而英法以及国联还在争吵和犹豫。这一列事件宣告了国联终结的命运,它的软弱无力现在一看便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由此确信,他们根本没必要害怕英法两国。
第三帝国的到来
作者: [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欢迎体验十九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