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类价格立项指南发布个性化耗材“一口价”

将现行口腔类价格项目整合为114项 覆盖口腔综合、正畸、修复、牙体牙髓、口腔外科、口腔黏膜六类项目

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该指南优化了口腔收费结构,明确个性化耗材收费实行“一口价”,患者付费将更透明。

立项指南将现行口腔类价格项目整合为114项,覆盖口腔综合、正畸、修复、牙体牙髓、口腔外科、口腔黏膜六类项目。原则上,指南按照不同服务产出分别进行整合立项,涉及多种手术可按临床需求进行组合,按照不同手术叠加收费。

在耗材收费方面,指南推广“一口价”模式。此前如矫治器、运动护齿等个性化耗材按制作步骤拆分收费,名目繁多,患者体验较差。2022年口腔种植专项治理率先将牙冠收费由分步计费改为产品“一口价”,医疗机构收费更清晰。指南将此模式拓展至其他口腔个性化产品,合并了制作成本费用,患者付费更透明。“一口价”模式也有助于医疗机构及第三方机构灵活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临床研究成果转化。

在口腔正畸矫治方面,立项指南将正畸矫治分阶段、分难易程度设置价格项目,让医院收费更清楚,让患者付费更明白。此外,在各地对接落实口腔类立项指南过程中,国家医保局鼓励有关省份加大集采产品使用力度,倡导相关企业结合正畸产品集采的价格,进一步压缩流通环节加价,适当降低正畸治疗的经济门槛,进一步提高正畸矫治的可及性。

此外,指南对牙齿漂白费等以美容整形为主的项目给予提示,供地方医保部门确定价格管理方式时参考;并支持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多样性医疗服务,满足患者更高层次需求,引导市场价格规范化。

针对复杂服务定价模糊问题,指南细化了收费标准。以拔牙为例,以往是按牙位单一收费。但同一牙位因病情复杂程度不同,操作难度差异显著,不适合“一刀切”收费。指南按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增设复杂加收项,收费更贴合实际。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