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挑战与创新突破
传统聚合物材料中,化学键断裂往往导致微裂纹扩展和材料失效。尽管此前研究尝试利用键断裂释放隐藏长度或引发聚合反应,但新网络形成速度过慢(需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无法在动态变形过程中即时增强材料。本研究通过引入弱键(如偶氮交联剂)作为牺牲键,将机械自由基浓度提升5倍,使新网络形成速率加快100倍,首次实现了“边损伤边修复”的实时自增强。
图1.DN 水凝胶中通过键断裂触发的快速网络形成强化的概念。
核心机理:键断裂触发快速网络重构
双网络水凝胶由脆性网络(短链、高模量)和柔性网络(长链、低模量)组成(图1)。在拉伸或裂纹扩展过程中,脆性网络优先断裂,释放的机械自由基迅速引发预置单体(如DAC)和交联剂(MBA)聚合,形成第三网络(图1c)。新网络需在材料完全断裂前形成,其动力学与加载速率紧密相关:
·低速加载(如10 mm/min):新网络快速形成,抑制颈缩现象,材料断裂应力提升至0.65 MPa(对比未增强的0.45 MPa),抗裂性显著增强。
·高速加载(如300 mm/min):网络形成速度滞后于变形,材料仍表现出传统失效行为。
实验验证与应用潜力
研究通过双折射成像和甲基蓝染色技术,直观展示了新网络在裂纹尖端和拉伸区域的动态形成(图2d、3f)。在单边缺口测试中,增强后的水凝胶(DN-DAC)缺口尖端因新网络钝化,断裂拉伸比从2.3提升至3.8(图3g)。更引人注目的是,通过“预训练”策略(低速预拉伸后再高速加载),材料抗裂性可进一步提升,断裂拉伸比高达7.0。
图 2.DN-DAC 水凝胶在拉伸试验中的自增强。
图 3.DN-DAC 水凝胶在单边缺口试验中的速率依赖性裂纹加固。
普适性与未来前景
该方法适用于多种单体和交联剂(如阴离子型AMPS、中性AAm等),可灵活调控材料力学性能(断裂应力0.5-1.0 MPa)。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揭示了速率依赖性的内在机制。研究团队指出,该策略可拓展至其他聚合物体系,并与现有物理增强机制(如应变诱导结晶)结合,为设计抗疲劳、高韧性材料开辟新路径。
图 4.DN-DAC 凝胶在纯剪切试验和裤撕裂试验中的裂纹扩展行为。
结语
这项研究不仅颠覆了“键断裂即失效”的传统认知,还为智能材料设计提供了新范式。未来,此类自增强水凝胶或将在柔性电子、生物医学、工程防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实现材料“越用越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