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玉屏投稿邮箱:weiyuping1984@qq.com
聚焦发展建真言 心系民生谋福祉
——玉屏政协提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稳步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全力提升油茶品牌效应”“逐步推动我县公办托育服务发展”“推进侗乡民族风情园内人工河道治理”……翻开2024年玉屏政协提案卷宗,一份份沉甸甸的提案历历在目,每一份提案都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每一份提案都反映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心声和期盼。
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县政协委员及政协各参加单位共提出提案127件,经审查立案107件,截至2024年底均已办复。这些提案在侗乡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促进玉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谋经济良策 擎玉屏高飞“金羽翼”
玉屏有600多年油茶栽培历史,是贵州油茶重点产区之一。1958年,获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名“油茶之乡”称号。近年来,玉屏抢抓油茶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突出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加快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持续推动油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县政协委员洪德余提交了《关于稳步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全力提升油茶品牌效应的提案》。提案立案后,被遴选为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杨启明领衔督办重点提案。2024年,县委主要领导高频调度、高位推动,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督导,实地了解油茶品种培育、种植标准、经营管理、加工销售、经济效益等方面情况,对种质资源库建设、适宜良种选育、基地育苗培植、高产示范基地、精深加工及品牌打造等重点环节,全力以赴实施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提出工作要求。
玉屏以重点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为拉动,围绕油茶扩面增量、油茶提质增效、良种培育推广、品牌市场提升等,最大程度发挥好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玉屏茶油”商标注册,不断夯实油茶产业基础、规模及链条,提升玉屏油茶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推动油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目前,玉屏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数字化转型实力和能力相对不足。对此,县政协委员殷宏民提交了《关于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助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提案》。2024年,玉屏持续推进传统冶金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传统冶金企业实现了上料系统自动化、贵福菌业智能数控化、铜仁西南水泥互联网智能化、超盛精工智能数控及可视化管理,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深度拓展政协“园区协商”平台功能、加快推进玉屏新型工业化发展、推动玉屏·大龙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等提案,为助推玉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献政治睿言 启社会善治“新航标”
近年来,玉屏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持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政策,先后制定实施《玉屏侗族自治县“优才卡”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为此,县政协委员邓友邦、张玉银、任印红、田友联名提交了《关于修订完善县“优才卡”制度实施办法及拓宽服务内容的提案》。提案立案交办后,玉屏结合实际启动县“优才卡”制度修订工作,深入落实县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组织开展健康体检、技能大赛等10项“人才日”活动,评选县级“优才卡”10人,共走访慰问专家人才45人,发放慰问金2.25万元,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安居、安业。
曾凤彩作为玉屏人士,其生平的廉政事迹先后载入清康熙《玉屏县志》《贵州通志》《思州府志》等,入编《玉屏侗族自治县志》人物传、《铜仁历代人物》等。2024年,铜仁市博物馆联合铜仁市纪委监委,将曾凤彩列为铜仁十大廉政人物,在市博物馆进行展示。2024年6月,玉屏政协文史专员郑孝碧在《文史天地》刊发的《无钱下葬的明代县令曾凤彩》一文,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和赞扬。玉屏政协提案法制委随即提交《关于加大曾凤彩廉政事迹宣传的提案》,得到了相关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采纳落实。玉屏纪委监委在玉屏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及县城风雨桥头、中山路、河滨路等公共场所宣传栏广泛宣传,增强了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亲近性,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清正廉洁主旋律。
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办理答复工作机制、加强产业技术人才以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等提案,促进玉屏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聚文化魅力 筑自信繁荣“厚基石”
随着生活娱乐方式的不断转变,乡村旅游已成为时下人们重要的休闲模式,观田园风景、吃农家饭、住民宿、体验乡村风情,因地制宜打造好乡村旅游点势在必行。为避免玉屏乡村旅游同质化,打造属于玉屏的IP,形成特色化、系列化产品,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县政协委员胡姣、杨锋、刘碧君、冉芳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
玉屏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依托油茶、箫笛、黄桃、郭家湾贡米等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模式创新、产品升级、服务优化。成功申报全省示范农家乐,推荐田冲村申报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郭家湾村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依托梯田风光和贡米、黄桃、油菜等产业,因地制宜打造花田厝民宿,乡村旅游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以郭家湾村、沙子坳村、瓮阳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点,以春季赏花、夏季采摘为主要形式,农家乐、民宿等业态设施逐渐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乡村旅游的基础格局。
谢家祠堂是玉屏重要的祠堂建筑,是研究祠堂建筑的重要材料,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年久失修,房屋建筑毁损严重,已出现房体倾斜、屋面渗漏、油漆脱落、梁架腐朽、白蚁侵害、格栅腐烂等种种现象。对此,县政协委员姚旭杰、张秀平联名提交了《关于对市级文物谢家祠堂进行保护修缮的提案》。该提案立案后,被遴选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运涛领衔督办重点提案。
玉屏文体广电旅游局组织编制了保护修缮方案,玉屏供销联社全面推进谢家祠堂保护修缮项目,共投入资金50.6万元,以消除建筑物安全隐患为主,对损毁的柱头、房梁、屋面等进行了更换维修,对围墙进行了维修加固等,于2024年6月完工。同时,按照古建筑文物的特点,加强做好宣传保护工作,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消防指示牌,确保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
加快旅游产业化发展步伐、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将城区风雨桥打造成“箫笛名都·侗听玉屏”文化名片等提案,助力玉屏文旅商融合发展。
汇社会众智 润民生福祉“甜源泉”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托育服务作为重点来发展。规范发展托育机构,保障发展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促进托育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玉屏政协教科卫体委、玉屏妇联以及县政协委员王尚蓉分别提交的《关于逐步推动我县公办托育服务发展的提案》《关于大力发展0—3岁婴幼儿照顾服务的提案》《关于解决职工育儿难题,优化托育服务的提案》,引起了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田兴国的高度重视,提案交办后,田兴国将这3件提案遴选为他领衔督办的重点提案,指导督促有关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加快推进。
玉屏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工作方案,拨付专项资金,完成保教人员招聘及人员岗前培训工作。2024年9月,依托玉屏第四幼儿园正式开办公办托育班,新增托育班2个、托位数40个,破解了玉屏无公办托育难题,让“幼有所育”质更优。
自2013年以来,玉屏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路灯建设,陆续通过一事一议、人居环境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实现了各乡镇、村寨节能路灯全覆盖,提高了农村公共区域的亮化水平。经过几年使用后,路灯管护难题日益凸显。为此,县政协委员杨迪、向丁、葛腾军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强乡村路灯设施管护的提案》,提案交办后,被遴选为县政协副主席姚金水领衔督办重点提案。
2024年,玉屏农业农村局会同玉屏财政局对全县乡村损坏路灯进行了全面摸排,并及时申报路灯维修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71.92万元,累计完成路灯维修1944盏。乡村路灯的维修管护,消除了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隐患,解决了村民出门黑、出行难问题,为广大村民出行照亮了“安全路”。
此外,设置双桥工业园公交车站点、解决县主城区社区卫生室业务用房、加强传统村落消防安全、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拆除废弃电线杆等提案建议也得到相关部门采纳落实,切实提升了民生福祉。
集生态卓识 守绿色发展“生命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作为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给电能的重要配套设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备受关注。针对目前玉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设计规范、布局不合理、数量少等问题,玉屏政协提案法制委以及县政协委员吴鹏分别提交了《关于合理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提案》《关于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充电设施建设的提案》。
提案交办后,相关建议得到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玉屏发展改革局积极牵头编制《玉屏侗族自治县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玉屏住房城乡建设局将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玉屏自然资源局严格落实新建公建项目充电桩停车位同步建设及预留安装条件纳入规划许可等。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运营汽车充电站23处,拥有充电桩103个、充电枪206把,总功率超13000千瓦,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难题。
针对县城区侗乡民族风情园内人工河道存在淤积,影响周边人民群众生活问题,县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连续两年提交了《关于推进侗乡民族风情园内人工河道治理的提案》。2024年4月,玉屏开工实施风情园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对淤积的河道进行清理,清淤总量约1200m³,同时,全面疏通沿岸污水管网及检查井,并加设截污沟530 m、沉污井8座,实现了“污水截流、雨污分流、综合治理”的目标,有效改善了侗乡风情园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积极抢占碳汇工作制高点、微小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主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将县树县花纳入城镇绿化美化等提案,为绿色低碳玉屏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相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助力玉屏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作者:熊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