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州交通这样干!涉及道路改造、交通场站、机场等…

     近日,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今年全市交通系统将深入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围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经济运行质效、推进物流行业降本提质增效、降低投诉量提升服务效能、“五争五比”深化落实、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行业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上加力突破、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交通建设、构建高质量党建突出行业党建等九大方面加力突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当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开路先锋。

加快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1、加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谋划布局。编制实施综合立体交通网2025年、“十五五”和中长期“三张图”,并根据政策变化动态调整项目。2025年加力推进51个交通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30.6亿元。规划“十五五”时期重点项目40个,谋划中长期重点项目44个。


    2、加快打造山东半岛面向京津冀的高铁枢纽样板。加快津潍高铁庆云段建设。开工建设民生(德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汇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2条铁路专用线工程。积极推进德商高铁前期手续办理,扎实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德聊城际纳入全省“十五五”规划。推动德州市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开展京铁德州物流园项目前期工作。


   3、加快打造现代化高速公路网样板。加快推进7个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年内德郓高速实现境内通车、争取全线通车,临武高速建成通车。京台高速公路改扩建、济南至宁津、庆云至章丘等5个高速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加快高青至武城高速平原至武城段前期工作。


   4、加快打造普通国省道品质提升样板。加快推进G240鲁冀界至武城杨官屯段改建工程。实施S323乐馆线平原小仓村至平原夏津界段新改建工程。新开工G513临德线临邑陵城界至陵城李百都段等20个国省道大中修项目,完成投资6.68亿元。加快推进G308文石线齐河禹城段改建、G514齐邯线齐河华店至禹城秦店子段改建等4个国省道项目前期工作。


    5、加快打造“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样板。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528公里,积极争取291公里挑战值,改造危旧桥梁36座,建设农村公路旅游公路39.4公里。


    6、实施主城区高快一体通道衔接推进行动。加快实施黄庄立交改造,年内建成。开工建设滨德高速陵城北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齐州黄河大桥及接线工程,计划年度投资4亿元。推进山东高速德州智能养护运行调度中心项目建设,年底完成主体。


    7、实施现代化机场群建设推进行动。开工建设庆云通用机场。加快推进德州民用运输机场及临邑通用机场前期工作。争取将陵城、禹城、乐陵、宁津、齐河、武城、夏津7个通用机场纳入省“十五五”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8、大力推进交通场站建设。实施乐陵市综合交通枢纽、齐河城乡客货邮智慧物流中心及主城区幸福大道普货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高铁东站综合公共交通枢纽、东北城片区综合交通场站等11个交通场站项目。


    9、全力协调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清单化”管理,建立健全定期会商、项目推进例会制度,形成抓要素保障、抓督导跟进长效机制。


    10、全面加强交通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的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优化“四融四合”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交通工程智慧监管系统,推动实现全市所有在建项目智慧监管全覆盖。


推进物流行业降本提质增效


    11、着力提升交通运输经济运行质效。强化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研判,重点对升规基础较好的成长型“幼苗”企业、接近升规标准的“准规上”企业、发展势头好的规上企业等,加强培育扶持,升规纳统,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GDP中的占比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2、持续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加快京铁(德州)物流园、鲁北(乐陵)现代公铁物流产业园等项目规划建设。拓展中欧、中亚班列辐射范围。完善铁路货运网络,加快铁路专用线进园区、进厂区。实现铁路货运量稳步增长。


    13、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完善德州平原国际陆港便捷通关、海铁联运等口岸功能,争创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持续放大德州国际陆港高水平开放能级。


    14、推动交通物流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交通+旅游”融合。持续推动我市农村客货邮融合扩面提质,聚焦农副产品上行、新业态介入、与公交良性互动等方面探索创新,实现客货邮更高质量发展。


实施降低投诉量提升服务效能行动


    15、构建全链条“降投诉优服务”体系。总结运用“接诉即办”试点工作经验,通过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靠前治理,重点解决出租汽车、驾培、公交等领域投诉多发问题,有效降低投诉量,在处理投诉中改进工作。


    16、构建高质量出行服务体系。做好公共交通“三保”基本民生项目保障工作。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完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等保障措施,有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运输服务,持续优化火车站、高铁东站等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秩序,提升旅客换乘体验。谋划德州与济南遥墙机场的城市候机楼项目。持续推进全市班线客运定制化改造。探索发展定制客运、定制班线。


全力深化落实“五争五比”


    17、形成争先进位生动局面。全面落实“五争五比”要求,全力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争位次。统筹做好第一批省强国试点验收和第二批试点申报工作。组织开展先行先试“揭榜挂帅”行动,开展行业党建、客货邮融合高质量发展、出租车行业改革、多式联运、农村公路信息化、综合执法新“四基四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等试点。


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18、以科技创新生动力。依托重大项目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更新换代。持续加快交通能源自给、新能源运输装备和设施设备、零碳货运线路等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19、以智慧交通建设增动能。加快推进德州市交通运输综合一体化平台建设。围绕“综合监测、智慧监管”等7项功能搭建N项应用模块。积极争取第一批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省级节点省市联动试点。持续完善交通运输“新基建”网络,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和客运服务智慧便捷能力,推动交通行业信息化平台扩容增智。


    20、以低空经济发展添活力。落实《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抓好顶层设计。全力推进设施网、航线网、飞行服务网和智能信息网“四张网”建设。以“低空+政务服务”为突破口,培育多元化应用场景,打造空天一体化智慧城市。


提升行业现代化治理能力


    21、全面提升交通综合执法效能。践行执法为民理念。加大“百吨王”治理力度,提升治超成效。完善全市非现场执法系统布局网络。深入推进出租、驾培等重点领域“打非治违”。完善高速公路“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探索构建大件运输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现场会、典型案例落地德州。


    22、全面发挥“路长制”作用。全面压实“路长制”责任,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公路吹哨、执法报到”的路产路权保护协作机制。


    23、深化法治政府部门建设。规范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依法依规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增强普法实效。


    24、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信用交通建设力度,积极争取第四批“信用交通县(市、区)”试点。实施“智慧交通运输助力交通物流企业经营提质增效”2025年“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全面落实上级 “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要求。


    25、加快公路资产盘活利用。坚持属地原则,充分挖掘属地要素资源,创新盘活运营模式,拓展市场合作空间,力争打造公路资产盘活利用“一县一特色一亮点”。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交通


    26、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三管三必须”。建立企业常态自查、行业定期排查机制。推动安全生产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及成果运用,严格落实好27条激励惩戒措施。开展普通货运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试点。深化安全诊断。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安全防范能力提升电子工具牌”进企业送服务活动。


    27、全面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严格落实春节、“两会”等重点时段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30条硬举措。开展道路运输旅游包车、“百吨王”、交通工程建设施工、铁路沿线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落实好市纪委“全市道路运输重点企业安全防范能力提升”项目化监督课题。


    28、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各县市区建成不少于5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抓好极端天气、各类地质灾害等异常情况下的预警预防和减灾救灾工作,切实提高交通运输领域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29、全力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守牢安全、环保、信访、舆情、综治、安保维稳等“一排底线”。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全力做好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段行业维稳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行业整治,强化行业信访舆情等不稳定因素防范化解,切实维护行业和谐稳定。


持续深化行业党建工作


    30、摸清新就业群体党员底数。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建工作机制,强化专职组织和力量。按照省道路运输行业党委《关于加强党建服务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落实“三库一平台一规范”。


    31、办好服务新就业群体民生实事。坚持“一季度一主题”深入开展系列关爱行动,重点解决好司机群体休息难、停车难、用餐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启动货车司机查体工作。用好“司机之家”“公路驿站”服务场所,强化资金保障,完善配套设施,延伸服务链条。


    32、打造行业党建亮点品牌。各县市区至少打造1处货车和1处出租车、网约车党群服务阵地党建品牌亮点。全力争取2025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德州召开。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33、加强政治建设。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拓展模范机关创建成果,深化跨部门、跨行业党建联建共建。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擦亮基层支部品牌。


    34、实施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以“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强化纪律意识、争先意识、大局意识,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持续深入做好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全面构建交通特色鲜明、推动发展有力的公务员绩效管理模式。坚决杜绝高职称“躺平式干部”。学习借鉴省厅“212”督查工作机制,将重点工作纳入“大督查”工作体系,全链条跟进督导重点工作落实。


    35、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促新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落实,建立健全“清廉交通”常态化推进和交通运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打造“清廉交通”品牌。

图片
       本文同步推送至: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