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环球科学》的各位小伙伴们,1月刊和2月刊的阅读进度如何呀?从2023年10月刊开始,为了和喜欢环科的你们有更多互动,杂志推出了“读来编往”栏目(杂志的第96页),读者、译者和编辑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
在这个栏目中,你会发现不同专业的译者在翻译文章时,都有很多切身的感想和体会。而编辑们也在编辑中和文章碰撞出了许多奇妙的火花。来看看他们怎么说吧!!希望大家的分享能为你的阅读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另外必须提醒一句,可以在每一期纸刊的“读来编往”栏目扫码留言哦,有机会获得一本编辑部好评的图书!(抽到真的会有感觉赚到了)
译者的话
2月刊:《隐匿的第九大行星》
1843年,约翰·亚当斯根据天王星受到的扰动,计算并预测了一颗未知的行星,但他的成果被漠视了。1846年,根据乌尔班·勒威耶类似但独立的计算,约翰·嘉勒如期发现了太阳系最后一颗行星——海王星。这是最重要的天文发现之一,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如今,海王星外天体的奇异轨道再次点燃希望之火,而亚当斯的遗憾不会重演。牛顿虽无需再次被证明,但倘若真有行星九,我们对太阳系及行星的认知必将改写,其意义不亚于海王星的发现。
2月刊:《拯救蝙蝠:关上病毒魔盒》
人们已经在蝙蝠体内发现了一系列病毒,其中许多是致命性的。蝙蝠具有独特的免疫系统,会用针对性更强、更精确的反击来对付入侵者,这或许解释了蝙蝠为何携带病毒而不生病。然而,蝙蝠栖息地丧失、食物短缺、全球变暖等因素加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降低病毒大流行的风险。
编辑的话
2月刊:《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所有被学习困扰的朋友都可以读一读这篇文章。它让我首次认识到“心流状态”和好奇心或许密切相关。心流被认为是一种极其高效的状态。若想要进入心流状态,一些推荐的方法是,学习的知识中需要有大约70%是熟悉的,剩下的则需要具有挑战性。这个难度恰好也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我们小时候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快速熟悉世界。其实我们知道怎么舒服地学习,只是长大后忘记了。
2月刊:《当密铺进入三维空间》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去年编辑的《第一块爱因斯坦瓷砖》,同样是密铺,爱因斯坦瓷砖撼动了平面,软胞腔更像是以某种奇特的规则挤满了空间。数学家总会莫名涌现一些好奇心,为自己设置障碍,然后一往无前地冲过去。这种与自己、与数学“斗智斗勇”的快乐总能感染我,抚平我对数学的畏惧。
再次提醒,可以在每一期纸刊的“读来编往”栏目扫码留言哦,有机会获得一本编辑部好评的图书!
-电商广告-
《环球科学》2025年2月新刊正在热卖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