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等灯”到“灯看车”!南宁市首批全息智慧路口来了

最近

大家在驾车经过英华柳象路口时

是不是感觉路口通行更加顺畅了

等红灯的时间更短了

甚至连等红灯的次数都变少了呢?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

全息智慧路口的应用



据悉,全息智慧路口就是通过在路口建设先进的感知设备(毫米波雷达、雷视一体机等)收集路口的车流量、排队长度、速度、车头时距等多维度数据,对路口进行全息的感知,利用边缘智能体设备分析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最后借助人工智能AI算法,对路口信号灯的放行时间进行秒级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全息感知+边缘计算+AI”的完美组合,提升路口的通行效率。


简单来说,就是路口进行全息智慧化改造后,路口的信号放行时间不再固定不变,而是根据路口各个方向的来车情况,信号灯的放行时间每一秒都在进行计算和调整,实现了从“车等灯”到“灯看车”的巨大转变相当于为路口的信号机赋予了人类的“眼睛”和“大脑”,使它成为会看会思考的信号机,让交通信号配时更加智能化与精细化


目前,南宁市首批包括英华柳象、安吉西津、大学邕隆、亭洪亭江等路口在内的25个全息智慧路口已顺利落地运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英华柳象路口为例:英华柳象路口位于青秀区柳沙片区,五象大桥的北岸,是五象新区跨江进入老城区的第一个信号灯路口,而五象大桥是分流南宁大桥的一个重要通道,承载着巨大的交通流量,早晚高峰期容易出现严重拥堵。改造前,路口配置了6套信号放行方案,但高峰期往往还是需要警力进行手动调控。改造后,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加持下,路口的信号放行方案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调整,平均每日多达280次,相当于为路口配置了280套运行方案,大大提升了路口信号放行时间与实时流量的匹配度,优化效果显著。


下一步,南宁交警支队将继续对民族大道沿线路口、东葛滨湖路口等进行全息智慧化改造,进一步提升南宁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水平,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群众的交通出行体验。



图片




来源 |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 | 陆钟胜
校对 | 余福晓
责编 | 罗章
编审 | 方永针
出品 | 青秀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