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常州人就对时令鲜味有执念
清朝就有民谚云
宁去累死宅 不弃鮆鱼额
本期《食美常州》特别策划
满口鲜嫩 肥美多汁的
经过冬日的滋养,春分过后到清明前的这段日子里,刀鱼的嫩度和肥度,都到达了高光时刻。可能因为肉太鲜美,为了自我保护,刀鱼浑身遍布细刺。于是聪明的常州人,想出了不吐刺的绝妙吃法:趁初春刀鱼刺软,在刀鱼身上用菜刀刮取细小的鱼茸,和新鲜荠菜或头茬春韭包在一起,做成柔嫩的馄饨,一口一个,鲜美得铺天盖地。
刀鱼分江刀、湖刀和海刀,从2019年开始,长江实施禁捕,生活在沿海口,洄游到长江产卵的“江刀”,从此不得捕捞。所以现在市场上,在海水流域,未入长江洄游的海刀成为“香饽饽”。
刀鱼的品鉴季节也很短,
馄饨也需要现包才好吃,
速冻和冷藏,
都会降低刀鱼馄饨的鲜度。
馅料也有讲究,
只挑深海肥硕雌鱼,
肉嫩骨软味鲜。
- SPRING -
在鱼肉的处理过程中会先去鱼头,再去除鱼骨,把刀鱼肉对半切开。握刀的力度、下刀的角度都容不得半丝偏差,保证鱼骨、鱼肉完整分离。一斤刀鱼处理后,只能得到三两鱼肉,十分考究手上的功夫活儿。
下一步便是剁鱼茸,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切”和“打”,过程至少要30分钟。为了确保小刺“消失散尽”,入口即化,师傅们会先用刀背不断敲击鱼肉,再改用刀锋细细磨碎。这样剁出来的鱼茸,肉质也特别嫩滑软弹,是机器远不能达到的。
纯刀鱼馅的馄饨不多见,成型度也很低,包出来的馄饨扁塌塌的。而荠菜和韭菜刀鱼馄饨反而是很受宠的,里面添加了猪肥膘和春季鲜蔬来提升馅的成型度,用黄酒、姜、盐去腥调味,在保留刀鱼鲜味的同时,又增添了温柔滋润的鲜香。“三鲜”合一,真的是鲜到打转转。
馄饨皮用的小麦,
额外多加了鸡蛋清,
不易煮烂,
更能吃出劲道、
利落的咬断感。
取12-15g刀鱼馅包入馄饨皮内。
简单下清水煮,
待水烧开,
将包好的馄饨
放入水中煮至沸腾。
加入凉水继续烹煮,重复2次后,待馄饨浮起再煮30秒,捞出,便能完整吃到刀鱼浓郁的鲜香。汤底就用猪油、香葱、蛋皮,再倒入热水,放煮好的馄饨,开吃!
在餐桌前陪家人边包边聊,是吃刀鱼馄饨前的仪式感。将一颗颗“小元宝”丢进热水中翻滚,皮薄透亮,能清晰看到皮子里饱满的青色内馅,这是享受。延绵不绝的鲜气于口中环绕,吃在口中,暖上心头。
舌尖上的常州 鲜是浪漫
肥而不腻 饱满多汁
愿这碗刀鱼馄饨
带你感受
江南最温情的春意~
刀鱼馄饨
已入驻“江南好生活”小程序
或识别图上二维码购买
常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 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 联合推出
作者:徐晗杰 摄影:余祥祥 伊宏辉
美编:植树
转载请注明来源:常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