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大麻素CB1受体通过调控血脑屏障促进应激抵抗性。
2.研究发现,应激抵抗小鼠的NAc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表达增多,而应激敏感小鼠并未观察到类似现象。
3.通过病毒工具特异性增加NAc shell区域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表达后,可发挥抗焦虑作用,但不影响正常小鼠的社交行为。
4.此外,运动训练和抗抑郁药物通过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被CB1受体敲低所阻断。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内源性大麻素是大脑重要调节功能的脂质,主要通过大麻素CB1受体发挥抑制末端钙内流和神经递质释放,与抑郁和焦虑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应激是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发病因素,内源性大麻素调控机体的应激的适应性反应。星形胶质细胞也表达CB1受体,调控神经元活性。星形胶质细胞终足附着在内皮细胞,维持血脑屏障的稳态。在抑郁症患者和抑郁症动物模型中均存在血脑屏障的破坏。
2025年2月27日加拿大拉瓦尔大学Caroline Menard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大麻素CB1受体通过调控血脑屏障促进应激抵抗性。
1
应激抵抗小鼠NAc 星形胶质细胞
CB1受体表达增多
图1、应激抵抗小鼠NAc 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表达增多
2
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调控应激敏感性和抵抗性
研究人员通过病毒工具特异性增加NAc shell区域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表达后可发挥抗焦虑作用,但不影响正常小鼠的社交行为。过表达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表达后可显著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即促进应激抵抗性。特异性降低NAc shell区域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表达后不影响正常小鼠的社交行为,但可显著减少应激小鼠的社交时间,即促进应激敏感性。敲低NAc core脑区神经元CB1受体表达后并不影响小鼠对应激的行为反应。
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应激敏感小鼠NAc shell区域血管上CB1受体表达降低,抵抗性小鼠血管上CB1受体表达增多。单细胞测序实验发现增加NAc shell区域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表达后促进应激敏感小鼠血管相关基因表达,减少炎基因表达。
图2、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调控应激敏感性和抵抗性
3
运动训练和抗抑郁药物通过
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
内源性大麻素主要包括N-乙酰乙醇胺(AEA)和2-花生四烯酰甘油(2-AG)两大类。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2-AG的主要合成酶二酰基甘油脂肪酶α (DAGLα),单酰基甘油脂肪酶(MAGL)是主要的水解酶。实验发现应激抵抗小鼠NAc 区域2-AG水平降低,敏感小鼠并不存在这种变化。应激抵抗和敏感小鼠NAc 区域AEA水平并不存在显著性变化。有意思的是,应激抵抗小鼠NAc 区域星形胶质细胞2-AG和AEA水平均升高,DAGLα表达水平也升高。
经历跑步训练后可增加NAc 区域CB1受体表达,并能改善应激引起的社交障碍。敲低CB1受体表达后可阻断跑步训练的促进应激抵抗性作用。此外,经过3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改善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后也促进NAc 区域CB1受体表达。
图3、运动训练通过星形胶质细胞CB1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神经周K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5-01891-9
文章中图片均来自于原文
往期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