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一全国连锁机构闭门歇业!家长心急如焚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44字,阅读需5分钟

1.晋江一全国连锁机构塔普网球晋江百宏馆突然闭门歇业,家长心急如焚,担忧已支付的大额课程费用打水漂。

2.曾先生表示,塔普网球晋江百宏馆在2023年花费近2万元为孩子购买课程,后因课程质量下滑提出退费申请,但机构拖延至今仍有97节课未上,1万多元未退还。

3.然而,塔普网球泉州区负责人称,公司名字和法人已更换,家长需到泉州市区LUCKYPA网球馆继续上课,退费可能较为困难。

4.律师赖村谋表示,若培训机构以经营为目的收取款项后卷款逃跑,构成诈骗,消费者可根据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5.此外,塔普网球福州总部超200名家长维权未果,暴露出新消费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性短板。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

市民曾先生

拨打本台栏目《新闻广角》

热线22300000反映

孩子报的“塔普网球”晋江百宏馆

突然闭门歇业

员工、店长或离职、或失联

眼见公司无人出面处理

购买了大额课包的他心急如焚

难道花费重金购买的课程

就只能打水漂了吗?


全国连锁“塔普网球”

晋江百宏馆突然关门

课时费“打水漂”?

图片

2023年,曾先生花费近2万元为孩子购买塔普网球课程,2024年5月因课程质量下滑,曾先生提出退费申请后,机构以“总部审批”等理由拖延,至今仍有97节课未上,1万多元未退还。

图片

爆料人 曾先生:

“2024年年底就听朋友说,他们好像悄悄收了,让我赶紧过来看一下,然后我就春节过没几天,就过来这边看了,结果真的没了。有些老师都离职了,就是联系不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曾先生联系招生广告上的全国报名热线,依旧无人接听。曾先生不明白,塔普网球晋江百宏馆明明生源不错,为何会卷铺盖走人。

图片

曾先生说,报名时塔普网球宣称全国有40多家直营店,是大品牌,网球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当时促销的大课时包是五折的力度,所以他毫不犹豫买了大课时包,怎么也没想到,门店突然关停。

图片

记者与曾先生一起来到塔普网球晋江百宏馆,这里已经是铁将军把门,人去楼空,也没有贴出任何告示。曾先生听说泉州还有两家塔普网球馆仍在招生运营,他和其他家长找到那里要求退费,但是结果更让他心生疑虑。

爆料人 曾先生:

“说什么换法人,说这不是他们接的课时,他们只能是把我们的接过去这样子,但是这边离得太远了,我们不可能去上课。

图片

曾先生越想越不对劲,公司名字和法人全都换了,家长却毫不知情,关键是让他们从晋江大老远跑到泉州市区上课,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爆料人 曾先生:

“我们会觉得他是恶意圈钱跟卷款跑路,构成了相应的合同诈骗罪。

那么塔普网球培训是否真如曾先生所说,要金蝉脱壳呢?随后,记者联系了曾先生说的塔普网球泉州区负责人。


泉州市区门店已易主

承接课时但无法退费

图片

电话采访 原塔普网球·晋江百宏馆负责人 曾先生:

塔普改成LUCKYPA网球馆,但是场馆还是原来的场馆,整个品牌公司都换了。晋江那边不是因为塔普全国都倒闭了吗,包括老板之前也被抓进去了,泉州市区这边LUCKYPA有接过来,学员可以继续上课。要退费的话可能要去告塔普,应该是不大好要到钱。

图片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LUCKYPA
塔普之间
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曾先生提供了一段电话录音
↓↓↓

电话录音 LUCKYPA相关负责人 彭先生:

“2024年好像五、六月份我就说我们接过来,确实是一分钱没有收,而且等于说我们要承担这些客户免费让大家打网球的,如果他钱有给到我,然后你不想学了,我退给你,但都没有。因为我们确实没有收钱,所以你找我退费,那我确实没办法。

那么,塔普网球晋江馆在家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闭门跑路的现象是否涉嫌诈骗?无法退费的家长又该如何维权呢?我们就此事采访了律师。

图片

律师 赖村谋:

“如果不以经营为目的,而是以经营主体收取款项的手段骗取消费者支付预付款后卷款逃跑,很显然构成诈骗,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掌握的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是在经营过程中因经营不善,导致无法继续提供服务或者商品而倒闭的主体,消费者同样根据自己现有的证据进行维权,比如仲裁、诉讼的方式追究经营者的责任,也可以通过工商、消费者协会协商处理。同时我们提醒消费者,在进行预付消费时,应当全面综合地了解经营主体。


塔普网球福州总部

超200名家长维权未果

有媒体报道,2024年12月,塔普网球福州总部被曝投资者卷款跑路,超200名家长维权未果。曾先生说,他已向晋江相关部门投诉,但至今没有得到回复。


近年来,培训机构、健身美容机构突然倒闭导致消费者预支消费无法兑现的情况屡见不鲜,退费成了无解的难题,退费的投诉困境背后暴露出系统性漏洞:
· 预付费监管失效:“体育类培训机构未被列入监管名录”;
· 注销追责机制空白:现行法律对“恶意注销”缺乏有效制约;
这场持续多日的维权马拉松,暴露出的是新消费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性短板。在预付式消费已成主流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家长们的“火眼金睛”,更需要织密法治监管的“天罗地网”。
VIDEO


更多新闻视频
敬请关注“泉媒体”视频号
图片

记者:付利霞、黄武钢
编辑:王真真
二审:洪永盛

三审:施纯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