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我国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以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2月8日,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成都高质量发展,强调要“不断提升改革开放能级”“强化门户枢纽功能、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敞开大门,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开放如何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如何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能级层次和质量效益?正在召开的成都市两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A
敞开大门
拓展开放通道增强枢纽能级
开放通道是资源要素流动的基础支撑,直接决定着对外开放的能级层次和质量效益。
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航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晓东
“航线网络是航空枢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航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晓东表示,成都是中国内地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具有建设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基础和优势。要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能级,需要从优化机场功能定位、加快航线网络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发力。
当今时代是拼速度拼效率的时代。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认为,“机场是一座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熊晓东看来,航空运输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高效的运输方式,提升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能级,首先要加快航线网络布局,增强国际连通性。国际航线应在推动欧美枢纽航点恢复拓展的同时,结合国际航空市场结构变化积极拓展全球增量市场航线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航线,加密重要枢纽航线航班频次,推动成都成为亚欧之间重要的航空中转枢纽。
聚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奋斗目标:新开通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5条以上,加快打造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着力加快推动马德里、雅典等国际客运航线开行,稳步拓展马德里等国际货运航线,进一步织密至欧洲、东亚、东南亚等重点区域航线网络,同时也重点实施“陆上丝路”开放通道提质行动,建强波兰罗兹、马拉等境外枢纽节点。其中,成都直飞马德里国际航线将于4月27日启航。
B
双向奔赴
枢纽经济联动效应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推开大门,一路繁花。2024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实现了三大“流量突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人次;出入境人员突破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无论是客流还是货流,都实现历史性突破并站上新阶梯。
枢纽“流量”起势了,如何转变成为产业发展的“留量”优势?
成都市政协委员,玉湖冷链副总裁、成都公司董事长王骏
“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起了‘三个高地’,一是营商环境的高地,二是产业聚集的高地,三是发展机遇的高地。”成都市政协委员,玉湖冷链副总裁、成都公司董事长王骏说,在投资建设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项目过程中,就深刻感受到了成都高效、务实、惠企的良好营商环境,而随着枢纽经济“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不断放大,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依托枢纽的通达力、运筹力、辐射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增强,产业向着国际物流枢纽城市聚集,推动形成更多的发展机遇。
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项目是成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枢纽优势,玉湖冷链正着手打通亚蓉欧国家冷链物流贸易通道,构建起一个涵盖冷链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带动更多川味食材“走出去”,把全球优质食材“引进来”,打造成都千亿级冷链产业。除了玉湖冷链,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还汇集了成都益民集团、大洋物流等多家冷链企业。
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带动开放产业聚集发展,还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
一列钢铁“巨龙”从成都东驶出,一路风驰电掣奔向香港西九龙,紧密串联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两个经济圈。到2024年7月1日,蓉港高铁正好开行一周年,一年来累计运输旅客150万人次。
成都市政协常委、香港新鸿泰董事、成都鼎盛川联董事长李娟
成都市政协常委、香港新鸿泰董事、成都鼎盛川联董事长李娟经常往返蓉港两地,深刻体会到这条黄金通道的纽带意义,“往来更加便利,交流也更加密切,两地之间互访客量增多,吸引了更多香港人来蓉投资创业,成都人到香港交流学习。”
在李娟看来,蓉港联动以双向奔赴“起笔”、互鉴互补“运笔”,共同绘就互联互通、区域联动、繁荣与共的发展新蓝图。“在科研创新、产业协同、人才交流、国际服务等领域,蓉港携手能够拓展出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赢机会。”李娟表示,比如在制造业方面,可以在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强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有先进的研发和市场优势,而成渝地区拥有突出的制造优势,能够共同打造跨区域产业链。
C
海纳百川
优化环境拓展出海合作空间
扩大开放对接全球市场,企业的合作伙伴更多了,产品的市场空间更广了。
2024年,四川外贸规模突破万亿元,其中成都外贸进出口8390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逾八成。
成都市人大代表,都江堰市彬彬爱尚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雷彬
“受益于扩大对外开放中开放通道连接海外市场、口岸环境赋能国际竞争力,都江堰的猕猴桃从传统的国内市场逐步走向了东南亚市场,又拓展到中东、欧美市场。”成都市人大代表、都江堰市彬彬爱尚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雷彬称,今年年初其自营猕猴桃首次实现出口越南,紧接着2月份又成功出口至阿联酋,预计今年的出口量将超过3000吨。
都江堰的猕猴桃出海 受访者供图
据雷彬介绍,生鲜水果出口对国际运输时效要求特别高,而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丰富的通道网络高效连接海外市场,加上口岸通关便利化服务,既为企业拓宽了国际市场空间,也为产品出口赢得更多竞争优势,持续提振了扩大出口的信心,如今专业合作社的出口业务已从单一贸易转向多元深度合作。
位于都江堰的猕猴桃果园 受访者供图
围绕让本地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把境外高品质企业“引进来”,成都加快了“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服务站,搭建起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经贸合作的桥梁,推动国内国外资源要素双向配置。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新建至少10个“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服务站。
据市供应链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智超介绍,截至目前,已建成了25个“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服务站,今年持续加大服务站的建设力度,力争新建10个服务站,更好地服务企业出海发展、“蓉品出海”拓展市场,到2027年底将打造100个服务站。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富 吴茜 摄影报道 视频 吴茜 杨富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