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这一产业,连续11年中部第一


建筑业是湖北重要的支柱产业。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住建厅获悉:2024年湖北省建筑业规模全国领先,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万亿元,同比增长5.8%,总量连续11年保持全国前四、中部第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1月23日,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吹响新春奋进号角


近日,省住建厅组织厅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分批次深入位于武汉光谷的中建壹品·汉韵公馆项目,观摩装配式造楼机、物料运输机器人等建筑行业“尖板眼”,坚持推进智能建造,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坚持以用为导向,研发推广工地机器人、造楼机、3D打印等智能装备,推动建筑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湖北建造”向“湖北智造”的迭代升级。



两款造楼机同台竞技


在中建壹品·汉韵公馆项目施工现场,一白一红两台造楼机十分显眼。“白色的是V2.0版的装配式建筑造楼机,红色的是工业化造楼机。”中建三局科创公司汉韵公馆项目经理文宇介绍,同时使用两种造楼机,既保障了施工进度,又能让造楼机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


图片

工业化造楼机


汉韵公馆项目1号楼应用的装配式建筑造楼机,是在汉芯公馆第一代装配式建筑造楼机应用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及功能丰富拓展而来。


第二代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三个首次集成,不仅将造楼机立柱与顶加节安全塔机融合,加节便捷且吊装更灵活,覆盖范围更广;加入了3D打印机器人模块,可根据预置数据,原位打印建造轻质隔墙;还引入数据驱动布料机器人作业,该机器人能够生成施工规划方案,驱动布料机器人执行施工动作,实现多机协同智能施工。



打造无人化运输链条


在汉韵公馆施工现场,造型各异的运输机器人来回穿梭,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机器人属于无人化物料运输机器人系统的一部分,可满足高负载、全地形、可全天候作业需求。


物料运输机器人为例,两种型号的机器人都可运输多种建筑物料,助力提高物料运输效率,但具体功能上又各有差异。


图片

移动式码垛运输机器人


斗型物料运输机器人外形类似一辆拖车,载重量为1000千克,四个轮胎能够360度全方位移动,实现自动化搬运;n型物料运输机器人形如其名,内部造型适合运输整垛砌块、袋装腻子、箱盛水泥砂浆等垛型物料,在物料装载、运输、卸载等方面实现无人化。


此外,移动式码垛运输机器人还能实现自身对不同物料的自取、自运、自卸,该机器人由底盘、机械臂、相机、末端夹爪等部分组成,其中末端夹爪采用真空吸盘设计,单次抓取能力为50千克,一次可运输600千克砌体。


多种机器人搭配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和智能电梯,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物料运输自主取运、智能调度、远程控制,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给地下管网做肠镜


地下管网作为市政网络的“毛细血管”,维系着城市的代谢功能,若不及时对其“体检”,扫除病害,暴雨内涝、污水散排、管道堵塞等问题便会层出不穷。

长江设计集团下属长江物探公司葛店开发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管网排查项目,管道检测机器人取代了人工下井、工具检查的传统模式,能够深入各种恶劣环境,为管道状况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这些设备成为排水管网排查检测的利器,在公司长江大保护多个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


图片

长江物探公司全地形管道机器人在不利环境中也能工作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一台红色的管道机器人在暗涵内部来去自如,下方两个黑色的螺旋式推进爬行器动力十足。这是全地形管道机器人,能够克服淤泥、较高水位等不利环境,该机器人配置有360度高清摄像头和LED照明大灯,可全方位呈现管道内部情况。


在主控平板上,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操控机器人“劈波斩浪”,动态调整摄像头角度和灯光亮度,高清视界一探管道“内幕”。



破解深水沉井取土难题


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首次采用上小下大减自重减冲刷台阶型全钢沉井,用钢量达到了1.8万吨,为世界在建最大水中沉井基础。怎样让这样一个庞然巨物安稳落地,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取土下沉。但大桥5号墩仅下沉总深度就有40米,相当于14层楼高,这样的深度下用传统吸泥管作业存在取土盲区,尤其是井壁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及刃脚周边。传统的陆上沉井施工,这部分的“盲区”取土还需要将人员和小型设备下放至井底进行挖土,不仅效率低下,更因挖掘角度把控难度大,存在尖锐的刃脚伤人的巨大安全风险。


图片

常泰长江大桥主桥5#钢沉井开展二次取土下沉作业


为此,中交二航局创新研发并投资建造了深水沉井基础水下取土机器人,用于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盲区破土作业。


该机器人由上部平台和水下机器人本体组成。作业时,上部平台下放水下机器人本体至工作区域后,水下机器人通过支撑臂支撑于沉井井壁完成驻位,通过机械臂的伸缩、回转、变幅来破除常规取土设备无法触及之处的土体。借助水下3D导引技术和水下高清摄像技术,操作人员可准确掌握机器人空间位置,实现对多功能机械臂的全方位精确导引,适用于单井孔、多井孔、弧形井孔、矩形井孔等主流沉井基础类型


图片

深水沉井基础水下取土机器人


该机器人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井孔内高效取土与刃脚盲区取土全覆盖,是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实现可视、可控、可测下沉的一大保障,是中交二航局打造“桥品牌”的又一利器。



安全质量值守的好帮手


一个几十公分高的“小可爱”,具备照明、升降、360°旋转、远程控制、视频监控等功能,环境适应力强,取像范围广,精准度高。是工程安全质量的好帮手。


图片

中铁十一局研发的安全质量值守机器人


这就是由中铁十一局研发的安全质量值守机器人。在安全巡检方面,装载在机器人上的高清摄像头具有高清摄影、急速抓拍、夜视拍照等功能,同时具备包括AI识别功能,能自动识别不戴安全帽、不穿反光背心等现场违规行为,识别率 95% 以上,不良行为自动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


有害气体监测方面,机器人(胸口处)加装气体监测和报警装置,实时对有害气体进行监测,超过设定阈值自动报警,可有效提醒现场作业人员。



“湖北建筑”交出靓丽答卷


湖北是知名建筑企业云集之地,在房建、市政、桥梁、高铁、轨道交通、冶金、水利、水电等设计和建造方面堪称“全国领先、世界一流”。


图片

中交二航局参建的江苏常泰长江大桥


2024年,湖北把“建筑央企聚集度最高省份、世界设计之都、世界桥梁建设之都、世界水电之都”的名片擦得更亮:世界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是“湖北建造”,支援西藏的抗震救灾神器——全球投用地点海拔最高的增压建筑“零海拔屋”是中建三局出品,葛洲坝集团承建的非洲“三峡”安哥拉凯凯水电站已具备通水技术条件,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大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桥取得突破性进展,中交二航局参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江苏常泰长江大桥顺利合龙,中南建筑设计院承担设计和全过程项目管理的援刚果(金)金沙萨中部非洲国家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正式交付,中交二航局拿到了沙特7000套装配式别墅订单……2024年,湖北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51.3亿美元,全国第二;完成营业额75.3亿美元,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图片

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大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桥施工现场


新质生产力赋能建筑业发展。在智能建造方面,基本形成了以丁烈云院士领衔的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和全省智能建造产业联盟为链创、中建三局等头部企业为链主、省住建厅为链长的“三链融合”体系;成功举办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全国率先发布住宅模数化评价标准和模数化导则,打造了“自主可控、一模到底、无图建造”的BIM云平台和汉芯公馆等一批示范项目,19项经验全国推广;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夺得6枚奖牌,创历史最佳战绩。


图片

中南建筑设计院承担设计和全过程项目管理的援刚果(金)金沙萨中部非洲国家文化艺术中心项目


在科技创新方面,湖北住建领域2024年捧回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0项省级科学技术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78家、专精特新企业131家,培育产值过千亿企业2家、过两百亿企业13家,帮助3家企业资质升为特级,新增516家建筑企业。


湖北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住建系统将通过进一步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高水平科技研发、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等举措,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跃升硬仗,进一步推动全省建筑行业发展。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王柳钦

通讯员 罗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