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2月28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2月27日9时15分,来自老挝的鸡血藤和砂仁顺利通过磨憨口岸通关,总重量达110吨,货值53.02万元,标志着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正式开通运行。这一重要举措不仅推动了我国与东盟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深度合作,也为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增添新动力。
通关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供图)
作为我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公路、铁路双通国家级陆路口岸,磨憨口岸依托中老铁路直通万象、昆曼公路连接曼谷的独特区位优势,构建起“铁路+公路”双通道运输体系。中药材产业是云南的特色优势产业,拓展中药材进口贸易渠道,将有效优化供给结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昆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的启用,使进口药材能够直接通达昆曼国际大通道和中老铁路两大运输动脉,相较于原有的转口运输模式,运输时间可缩短3至5天,每吨物流成本可降低约1000元。目前,我国已允许从老挝进口的药材达27种,涵盖周边缅甸、越南等主要药材进口国后,进口药材总数已超70种,每年经云南各口岸进入中国市场的药材达6万吨,市场潜力巨大。
据悉,在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的指导支持下,昆明市自2022年10月起向国家申请增设磨憨口岸(含磨憨铁路口岸)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经过可行性论证、逐级上报、书面提交申报资料、现场评估验收等环节,2024年11月26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使昆明成为全国首个拥有陆路药材进口口岸的省会城市。
为确保首批进口药材顺利通关,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前置服务原则,深入企业调研,提前审查进口药材备案资料,并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勐腊海关、昆明市市场监管局紧密协作,优化通关流程,为进口药材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进口药材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加强部门协同联动,促进中老药材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中老药材标准化合作,不断优化备案流程,提升监管效能。同时,以标准化、专业化推动产业共识,确保药材贸易规范化、质控体系完善,为中老经济走廊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