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车大定超万台,为何股价博弈激烈?

DeepSeek热潮过后,近期小米集团的“双Utral”发布会以及小米激烈的股价博弈,成为二级市场重点关注的事件。

小米集团在昨日创出罕见的近13%振幅后,今天再度高台跳水,从开盘的涨超5%,到盘中一度跌超2%,但随后又一度拉升翻红。而其他科技股同样表现不佳,受此影响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近4%。

按我的理解,虽然小米最高价“单品”SU7 Utral大定超万台,但实际售价是低于市场预期的(原定80w),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好事,但对投资者而言,意味着小米汽车的盈利拐点将再度延后。

而小米近一年之所以能股价高歌猛进,主要反映的就是市场对于其汽车业务的看好,如果稍有Miss,现在60倍PE左右的估值,可能就存在泡沫。此外,包括小米在内的明星科技股,今年来都积累了较多涨幅,短期资金也有较强止盈需求。

不过,正所谓上涨空间都是跌出来的,港股科技股今天这波大回调,也是给不少还没上车的投资者配置窗口期。毕竟虽然部分个股的估值空间市场分歧可能较大,但是从覆盖中国科技“十雄”的港股科技估值来看,当前尚属合理区间,不用太过担心泡沫问题。

图片

数据显示,当前港股科技整体PE(TTM)为27.18倍,仍低于近5年55%以上时间段,绝对估值来看,相比创业板指(34.79倍)、纳斯达克100(34.03倍)而言仍然偏低,在南向资金持续买入、港股科技股今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港股科技依旧是全球科技类资产中性价比较高的标的。

作者:指东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