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一位名叫段建川的父亲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求助,称其在大连医科大学读书的女儿烧炭自杀。根据公示的录取信息,这名学生为大连医科大学22级放射影像学专业的研究生。
2月24日,记者采访发博人段先生得知,警方在事发当天(2月14日)介入,截至目前,家属方暂未明确收到调查结果。段先生还表示,由于女儿生前所使用的手机无法解锁、自己也无法与女儿的同学朋友们取得联系,他的心中还存有不少疑问,几近崩溃,87岁的爷爷在知晓孙女自杀一事后,脑溢血住院。
此前, 记者从涉事学生实习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处获悉,医院方已第一时间成立调查小组,学校及医院正积极配合调查解决、安抚家属。
段建川向记者介绍,女儿段静仪生于2000年,生前就读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三年级,今年6月即将毕业。2月14日下午,他和孩子的母亲从校方得知,女儿在出租屋内死亡。
段建川转述校方的介绍称,14日上午,段静仪未按时出勤。同学跟老师汇报后,找到段静仪租住的房屋发现,她躺在床上已经去世。
“打开门后,屋内的炭盆仍在燃烧。”经过血样检测,段静仪体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严重。段建川指出,他们老家并没有用炭取暖的习惯,而大连的房子里也都有暖气,不需要使用炭火取暖。他与民警到达现场时,发现木地板被炭火烧坏,留下了一圈黑色的痕迹。警方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段静仪在2月13日下午,曾通过网络购买了木炭和打火机。在询问案件细节时,派出所的负责人表示,段静仪作为受过医学高等教育的学生,应该明白在家中烧炭的后果,暗示他们已排除故意犯罪的可能性。
女儿去世后,亲属在网络上发布孩子去世信息后,有知情人私信称,段静仪的导师把她的毕业论文所需要的数据给了他人用来发表文章,导致她毕业论文数据无法使用,毕业无望。
段建川称,亲属在发文前写错了段静仪的名字,知情人打出了孩子名字的正确写法。“说明是认识孩子的人,知道的情况比较可信。”
段建川称,女儿的论文已经处于修改阶段,他听孩子提起过在医院找志愿者收集数据的事。今年春节,女儿正月初二才从大连回到广安,一度表示需要在机场修改论文。“前边老师说她的论文写的不行,过不了关,她压力很大。”
段建川了解到,2月13日下午4点多,学校的学术秘书姜老师通过微信与段静仪讨论论文数据问题。临近论文交稿日期,段静仪的论文还存在原始数据缺失的严重问题。“如果说原始数据没有,她会毕不了业。(即使)毕业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这个东西再翻出来,她的学位证也会被取消。”下午5点03分,段静仪从网上购买了木炭和打火机。
案发后,段建川见到女儿的导师,对方称自己对孩子很好,并不了解13日下午发生的事,已安排科室相关人员写报告材料。
对于家属反映的导师挪用学生论文数据情况,大连医科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附属医院属医院成立工作专班,正在积极核实处理。
近年来,医学生自杀事件并不少见:
2025年1月2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研究生自杀;
2024年3月25,上海中医药大学一规培生烧炭自杀;
2024年3月19日晚,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位在外院参加全程教学的22岁全科实习生烧炭自杀;
2024年3月14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岁麻醉科规培生在洗手间割颈自杀;
2024年2月2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一规培生在出租屋内烧炭自杀;
2024年2月14日,湖南省人民医院26岁女研究生曹丽萍在规培期间割颈自杀;
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不禁让人心生悲凉,更引起我们对教育界及医疗界的反思。
从当前的曝料内容来看,矛头直指导师挪用其论文数据用于他人发表,致其毕业无望。其实这背后反应的仍旧是老生常态的学术不端问题和导师的权力过大,以及不容忽视的论文至上的毕业门槛。这其中任何一座大山,都不是一个小小医学生能够撼动的。
段静仪事件,揭示了当下教育制度的深层次矛盾。我们呼吁,破除导师的绝对话语权,构建更加平等的教育新生态,以彼此互评的方式,重建导学关系。
希望每一个导师善待自己的学生,也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够珍惜生命,一纸毕业证不值得以生命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