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板 | 北京北汽的两名轮换中锋,分别是什么水平的球员?

AI划重点 · 全文约4218字,阅读需13分钟

1.北京北汽男篮的两名轮换中锋范子铭和塔瑞克在联赛中表现各异,范子铭场均数据下滑,塔瑞克则曾在第一阶段表现惊艳。

2.范子铭的问题主要在于运动能力和体能不足,导致护筐和终结能力受到影响。

3.然而,塔瑞克在速度和硬度方面具有优势,能为球队带来更成功的防守和更多转换进攻的机会。

4.尽管两人各有特点,但北汽男篮在五号位上仍需补充高度压制对手内线的能力和三分射程。

5.引进周琦这样的核心中锋,有助于提升球队实力、阵容灵活性和战术多样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随着杯赛和补赛的结束,属于北京北汽男篮的联赛第二窗口期也即将迎来尾声。对于目前联赛仅排名第9,但距离四强也只有2个胜场的北汽来说,第三阶段的重要性将不言而喻。

图片

本赛季由于周琦前半程受到伤病困扰,北汽在大多数比赛里仍然以范子铭和塔瑞克·加尼尤(丘天)两人作为主要的五号位轮换,而他们在联赛和杯赛中的表现也体现出了各自身上的复杂性。本期的内容就将围绕这两名本土中锋的分析而展开。

范子铭:顶薪中锋为何“瑜不掩瑕”?

图片

在本赛季的北汽球员中,承受负面评价最多的人很可能就是范子铭了。作为一名在2023年夏天就签下D类合同,上赛季还是队内第一本土得分点的球员,范子铭在本赛季却丢掉了相当一部分的出场时间和首发地位,场均数据下滑到7.7分和4.4个篮板,而且无论是在北汽势头较顺的时段还是战绩低迷的时期,他的表现一直少有亮点。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范子铭在当前的北汽又是否还有足够的存在价值呢?要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范子铭自身的特点出发。

范子铭是一名有能力的球员吗?从理性的角度,我们当然还是需要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从技术上讲,范子铭至少是本土球员中少有的具备进攻发起能力的足尺寸内线球员。2米11的身高、充足的吨位和扎实的抢位技术让他在面对多数对位的国内球员时都具有打出得分产量的能力。这在很多比赛中会成为维系北汽进攻火力的帮助手段。

图片

除了自主强攻,范子铭的中距离手感也一直是比较突出的技能。他在这个区域常年保持着较高的出手频率和接近45%的命中率,虽然上赛季经历了一定的滑坡(38%),但本赛季又回升到了类似往年的43%,就中投而言算是不错的水平了。除了能用定点中投提供一些得分产量和空间价值,手感也给了范子铭在近筐区域更多的终结方式和可能性,可以用小抛射等技巧规避对方的防守。

图片

通过一定的攻击力作为基础,范子铭还将自己的策应球开发到了相当不错的水平。无论在低位还是短挡拆中,范子铭都很擅长把握出球的速度和时机,能够顺畅地在阵地战和联防中找到合适的终结点。再加上中投射程所带来的有效活动范围,范子铭对于球队在中低强度环境下的破局能力有着毋庸置疑的提升,论助攻率也一直是内线中比较亮眼的一批。

图片
图片

范子铭今年真正遇到的问题是,长期困扰他的固有缺陷被全新的比赛环境放大了。

要说范子铭最扎眼的缺点在哪里,大部分的北汽球迷其实都能脱口而出:运动能力。具体来说,范子铭作为五号位球员在”跑“和”跳“两个大项上均有先天不足。在移动方面,他的横移较慢,体能条也不够长,在经历长时间的奔跑和对抗后容易失去稳定性;而在弹跳方面,他的弹速和弹跳高度即便在国内球员里也非常平庸,缺少攻防两端的制空能力。而这两大问题一结合,实际上就影响了内线球员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护筐和终结。

图片

在防守中,弹跳高度和弹速均不足的范子铭在对内线考验较大的协防能力上一直做得不够好,抢断率长期偏低,盖帽和护筐频率也一直是联盟中锋里的中后段水平。在外援4人次时代,范子铭还可以凭体型和意识在本土球员占绝大多数的CBA内线中打出中等偏上的护筐成功率,但随着本赛季双外援的恢复和大外援的大量涌入,他的护筐价值出现跳水,篮板球也从中等偏上变成了中等偏下。再加上移动端导致的防挡拆问题,范子铭本赛季几乎成为了全队防守影响力最糟糕的内线,他在场时,球队平均百回合竟会比不在场时多丢13.1分。

图片
图片

而在进攻端,范子铭的问题虽然不太好用基础数据衡量,但只要深入研究一下,也不难找到球迷们在这一端对他颇有微词的原因。其一,弹跳能力的不足让他的篮下产量常年在中锋里不够看,也无法频繁地用对一般内线来说把握更大的扣篮拉高效率,61.1%的篮下命中率只超过了26%的同位置球员;而因为大外援们带来了对位体型和运动天赋的大提升,他原本作为卖点的自主进攻也打上了折扣,本赛季背身进攻每回合只有0.70分。在面对国内的顶级大尺寸/足尺寸内线或是中上水准的大外时,范子铭经常无法有效执行出手,而这只能导致其他球员负担的增加:

图片
图片

其二,体能的劣势让范子铭在节奏和强度出现提升的比赛环境中显示出了持续性的不适应。根据中国篮协技战术服务平台的进攻方式统计,范子铭参与快攻的频率常年较低,虽然往年的效率总体尚可,但今年却下降到每回合只有0.87分,有效命中率不到50%,14次快攻中的篮下出手有6次不中。一旦比赛进入到体能历经消耗、判罚尺度相对放松、转换进攻不断的阶段,范子铭即便面对平时的好机会也会出现低级的失误或误攻,还可能送给对手反击的机会,而这实际上对球队的心态和比赛走势都会造成显著的消极影响。

图片

对于范子铭的低迷,本赛季北汽更加追求动态、倚重快攻的比赛思路确实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外援7人次时代的到来和联盟比赛风格趋势的演变,也正在导致CBA发生整体性的变化。本赛季CBA比赛节奏数和进攻效率的平均值都已经是近4年来的新高,在外援人数增加的影响下,CBA球员都需要去面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对手,在新的环境下优势被削弱、缺点被放大是在所难免的。

图片

而要想在新的大环境下生存,任何球员都只能努力改进自己,即便不可质变也要追求量变,这一点对范子铭也是一样。考虑到周琦的出勤情况,目前的他对于维持北汽的内线轮换、改善球队进攻开发等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但如果不能够通过有效的改善自身缺陷而提升自己的综合价值,范子铭的未来或许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塔瑞克:蓝领的高光与回落

图片

如果把时间定格在第一阶段结束,那么塔瑞克一定是本赛季北汽收获的一大惊喜。在这段9胜1负的高调开局期间,塔瑞克一度成为全队在场正负值最高的球员。相比起高价加盟、手握顶薪的范子铭,本质上属于蓝领的塔瑞克为什么会在一些比赛里“看起来好用得多”?而随着北汽战绩的滑落,塔瑞克又暴露出了哪些瑕疵呢?

图片

翻开塔瑞克的数据面板,最令人称奇的或许就是他的个人数据和“在场时球队数据”的反差。作为一名在VORP、BPM等高阶数据上都不被看好的中锋,塔瑞克在近四个赛季中却有三个赛季能让球队在自己登场时获得比他不在场时显著更多的净胜分,而且在团队防守效率和限制对手命中率方面尤其有利。而这种“数据无法体现”的作用,无疑要归功于他的两大特点——速度和硬度。

作为一名小体型内线,塔瑞克的移动速度一直是他的重要优势,再加上一直为人所称道的拼劲和更加充沛的体能,他的登场经常能够为北汽的整体防守强度带来质的改变。从防挡拆时的强延误,快攻中的退防到对方每一次出手时的奋力干扰,塔瑞克实现的防守面积和努力既填补了范子铭等人的空白,也无疑是团队所急需的。本赛季塔瑞克在场时,北汽能够将对手的有效命中率限制到比他不在场时低2.6%,造失误率增加2%,这都为球队带来更成功的防守和更多转换进攻的机会,提高了球队在快节奏下的生存能力。

图片
图片

除了依靠速度进行覆盖和轮转,塔瑞克的硬度也是他的一大亮点。作为一名混血球员,塔瑞克的弹跳能力不算突出,但核心力量相对出色,能够与运动能力较强的内线缠斗。本赛季联盟大多数球队拥有了大外援,但塔瑞克的护筐数据却不降反升,并且将对手命中率限制在46.3%。尽管付出了一定的犯规代价,但作为一名场均20分钟左右的替补内线,塔瑞克整体的犯规控制仍然处于合理的区间,而这份侵略性也让全队获得了更好的强度。

图片
图片

而在进攻端,塔瑞克虽然基本没有投射能力,但对抗后的篮下终结略优于范子铭(虽然不算质的差别),掩护质量足够,短挡拆之后的出球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言以蔽之,塔瑞克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对比赛速度和强度的适应能力,在他出场的比赛中,北汽往往能更自如地利用起节奏和强度,从而快速地迫近或拉开比分,而这无疑是范子铭在场时所更难看到的场面。

图片
图片

话虽如此,但随着赛季进入第二阶段,在北汽胜率逐渐走低期间,塔瑞克的表现轨迹也逐渐走下了先前的”神坛“。而如果要总结塔瑞克的缺陷,答案或许就在他种种优势的反面——不能用个人数据体现的作用当然存在,但数据本身同样表明着一些作用,而这也是塔瑞克所缺少的。

图片

在进入职业赛场以来,塔瑞克的篮板率一直在CBA五号位球员中处于中下游水平,其中防守篮板率包括本赛季在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联盟后10%的范畴。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基本来自他体型和吨位上的不足,尽管卡位和拼抢是公认的积极,但他吨位偏轻,无法在卡住对手的同时有足够余力起跳争板,也无力抵抗大体型对手的脑后摘瓜

图片

而哪怕是通过卡位让对位人也抢不到的球,也并不是“换我奶奶都能拿到”那么简单的。在外线冲抢更有利的前场篮板环节,塔瑞克的卡位确实能让球队的篮板率有所提升;但轮到后场篮板时,塔瑞克给球队带来的影响很难说是正面的。虽然赛季初期与翟晓川的搭配曾经一度掩盖过这个问题,但随着老队长的状态下滑和对手强度的提升,该暴露的问题还是暴露了出来。

图片
图片

相比篮板球,另一个能代表塔瑞克缺陷的数据其实更加重要,那就是得分。正如我们先前所述,塔瑞克身为小体型的蓝领内线,没有射程、手活偏硬且弹跳高度一般,这意味着他作为挡拆掩护人和空切手没有高空作业和扩大投射范围的可能性,终结高度依赖持球人或者其他队友制造的空间。数据显示塔瑞克今年的使用率只有9.9%,一旦遇到更加高大或者更有运动能力,能在防守端填充这些空间的对手,塔瑞克很容易成为进攻的负重。

图片
图片

他的处理球虽有进步,但无法像范子铭一样一定程度地拉空篮下的空间,更多局限于寻找外线的队友。而随着奥莫特、曾凡博陈盈骏等射手或持球人队友的迷失或伤停,他的助攻率也从第一阶段的12.8%下跌至第二阶段后的8.8%。而这一部分反而是范子铭更能够帮助球队的环节。

图片

除此之外,塔瑞克在罚球命中率、失误率和防守端的上限(盖帽率相比护筐成功率有反差,这意味着天赋较高的对手会较少受到他的影响)等层面也有不少问题。简单点说,作为一块“拼图”,塔瑞克有着独特且可圈可点的价值,但这种价值的前提不能超出这两个字的范畴之外。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他于一个团队更多是能做好“分内之事”,而其余的部分还是需要队友们帮忙解决问题的。指望一名定位有限的中锋解决球队的所有顽疾,也并不足够现实。

结语:小谈北汽追求周琦的深层逻辑

图片

对于范子铭和塔瑞克这两位中锋球员,北汽球迷的情感一直是有些复杂的。在一些人的眼里,塔瑞克能做到范子铭做不到的一些事,薪水又更加低廉,因此对后者有着一定的偏好,但正如本文先前所述,二人的技术特点差异对于如今的北汽来说还是各有各的意义,尤其是对彼此短板的补充。考虑到范子铭签下顶薪时的历史环境,也没有必要对这两名球员在竞技层面的能力产生任何角度的偏见。

不过,这两人多年的表现也已经愈发证明,即便尝试让他们在各自的角色内扬长避短,也并不能满足一支强队在五号位上的全部需求。在综合动态和静态天赋的条件下,这两人同时缺乏以高度压制对手内线的能力,又都不能以足够产效的中远投拉开空间甚至向下摇摆,而北汽的外线又常年不足以供养他们,种种因素交织起来,如果完全依赖他们组成球队的五号位,实际上是影响到了球队长远发展的上限的。也正因如此,引进周琦这种兼具大体型、动态天赋和三分射程等多种稀缺资源的核心中锋,对于北汽来说才是一个能够同时提升球队实力、阵容灵活性和战术多样性的选择。(本期完)

*本文首发自本人虎扑不同名账号,如从任一平台转载均请注明出处

**本文数据统计截至第13轮补赛开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