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女儿上了初中后,有这么多的压力和挑战…

七上学期已经结束好久了,我还没有缓过劲来。总处于一种难以置信之中:初中生涯的六分之一已经结束了?为什么总感觉开学报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


除了觉得时间飞逝,上学期最大感受还是心累。


没想到女儿进入初中之后,要操心的事情有这么多:作息时间的改变、作业量的增加、学习状态的起伏、成绩的波动、友情的考验、初次萌生的情愫……一件一件接踵而来,让人疲于应付。


图片

图片由AI生成,本文由@旋子fh发布于小花生App(花友阅读打卡和经验交流园地)


初中和小学的差别简直太大了,回想刚开学的那几周,不仅娃难以适应,老母亲也有点没缓过来。


要学的科目变多了,时间真的不够用


每天6点起床,6点30出门,6点50到校。


娃听到闹钟就能起床,这点不用我操心。但娃的胃显然还没有起床,最初两周的早餐根本吃不下去。第三周开始,应该是适应了,才能吃下正常的量。


小学时的作业一般1小时内完成。而且因为放学早,即使写完妈妈牌作业,一般也能8点前结束战斗。娃还有时间做点她想做的事情。


现在呢,6点半放学,到家吃完饭,7点半开始写作业。每门功课剩回来的量大概20-30分钟,架不住多呀,累计起来写到9点就算常态。


然后语文复习一点,数学拓展一点,眼瞅着娃哈欠连天,不好意思再坚持,只好放娃去睡觉。


晚上睡觉的点仍然是10点—10点半之间,不过小学时是玩到这个点,而现在是学习到这个点。所以娃感觉身心俱疲,数次抱怨没有玩的时间了。


老母亲也明显觉得缺觉,上班时嗜睡,从周一就开始期盼周末,好能睡个懒觉回回血。


但周末也是如此。过去的周末是真放松啊,能抽空额外做套卷子就得对娃猛夸。


现在呢,除了周六不能占用,周日全天都在写作业,想带着复习一下小四门都得见缝插针。不仅娃累,老母亲也累啊!


图片

图片来自小花生社区。上了初中后,作业明显变多了。


数学和英语发挥不了优势,反而被小四门的成绩拖后腿


编辑注:“小四门”指的是初中历史、地理、化学和生物这四个科目。


娃学东西快,但非常不细心。跟性格、习惯以及态度都有关系,问题表现为都会但准确率欠缺,总丢基础分。


小学我的要求是95+,基本能做到。进入初中,我们的目标是110+。


第一周,娃想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能明显感受到她的鸡血状态。几次小测均是第一,基本展现出“学霸”潜质。


第二周,开始松懈,关注点和聊的话题从学习分数排名逐渐转变为同学关系,班级琐事。


第三周开始,她自己说“新鲜劲过了”,感觉“没有动力了”。这才到哪啊,万里长征第一步刚迈出去,就要松懈了?


所以老母亲特别心焦,忍不住发了火,也唠唠叨叨很多。后来老母亲主动调整状态,理解和接纳,表示会支持娃相信娃。

没想到,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娃考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三。


实话实说,考的不错,发挥了她真实的水平,但年级排名这么高,我们是比较意外的,毕竟考前的目标是前十。要么是别人发挥失常,要么是这所普通公立初中学苗就是如此。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但期中考试以后,孩子的学习状态一直不太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鲜感没了,同学彼此之间已经了解了,没有再卖力表现的动力了;二是她学习上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她属于有点小聪明但不那么认真、不那么努力的孩子,开学因为有提前量,很多别人不会的题她会,所以有优越感。


到了期末复习阶段,大家基本都会了,谁更认真谁能做到不丢分少丢分,谁的成绩就好,所以她被超过的次数越来越多。


刚开始还会说“我要一雪前耻”,“我要夺回第一”这样的话,后来干脆不跟我分享成绩了,知道我在家长群里能看到。


我们区期末试题会比期中和月考都简单,所以她面临的压力更大:不再比拼实力,而是比拼认真和细心。


考前我们一起制定了目标,轻名次、重分数,也就是该拿满分的科目力争拿到满分。


比如数学、英语(除作文)、生物和地理,拿到满分是有很大希望的。语文102,达到优秀线;偏弱的历史和政治争取少丢分,65+。目标总分540。


最后的结果:只有数学达成了目标,英语作文扣了1分,生物和地理都因为极其低级的错误扣了点分,历史政治差强人意,最惨的是语文,仍然没过百。


虽然班级和年级的排名都还可以,但我们自己的目标没有实现。而且跟期中比,总分和名次都有退步,这是事实。


她很沮丧,我也只能安慰她,目标没有实现,证明实力还不够,存在的老问题还没有解决。起码知道下学期该往哪方面努力了。


现实就是如此,数学和英语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她满分,别人也能满分。为不够认真细致,小四总会丢分,而有的孩子就能满分。


就像老师说的,能赢得中考的往往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一定是最努力的孩子。在努力上,我们的确还需要努力呀!


最大的难题是:女儿有了心仪的男同学!


本学期,娃的友情遭遇过一次小危机。


本来亲密无间的两个人,硬生生挤进来第三个人,而且小闺蜜和新朋友总是谈起她们的共同话题:游戏啊,八卦啊,恰恰是我女儿不熟悉也不感兴趣的。所以眼看着那两人越来越好,女儿感受到友情要被夺走了。


我常常跟她聊天,开导她:朋友不是固定不变的,没有必要迎合以及向下兼容,做好换朋友的准备…


因为她的性格更像男孩,喜好也跟一般小女生不同,所以我建议她可以考虑跟男生玩。


经过多方面的调整,这次小危机总算平稳度过:第三个人只是偶尔进来,核心还是她俩;她也找到了跟男生玩的乐趣;不把两个人的友情看成唯一了,只要自己开心快乐就好。


但本学期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女儿有了Crush!!


图片

电影《怦然心动(Flipped)》剧照

她不仅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而且因为有了感兴趣的男同学,体会到了情感上的各种烦恼。


她直言:“喜欢一个人好烦呐!”其实,老母亲心里更烦啊,还有害怕,简直是如履薄冰!


一方面,我要装作漫不经心地跟她聊天,让她愿意分享发生的事情,想法以及感受。不能大惊小怪、不能居高临下、不能讲大道理,扮演好吃瓜群众的角色。


另一方面,我要不着痕迹地引导她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首先,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证明她长大了,这种情感是美好的,“情窦初开”是多美好的四个字呀。


其次,这种好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现阶段怎么去维系,引导她去做更好的自己,闪闪发光的自己。


最后,现阶段的重心肯定是学习,那么如何平衡这种情感和学习呢?让她自己决定要怎么做。


除此之外,我还得小心翼翼地处理她由此而生的各种小情绪和小烦恼……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的就是如履薄冰。


但是我也跟她说,挺庆幸初一就遇到了,至少还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和处理;我还跟她说,青春只有一次,应该张狂一点,不留遗憾……


-- The End --
获得更多好经验


开启亲子阅读记录
每月为孩子获得免费阅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