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肺腑之言 | Lancet发文,徐金富、瞿介明等教授揭示我国支扩患者特征——低收入地区支扩更为严重,急性加重负担更高!

近日,徐金富教授、瞿介明教授、詹姆斯・查默斯教授等代表中国支扩联盟BE-China的众多研究者,在《柳叶刀・呼吸医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此次研究聚焦中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深入了解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特点、制定精准诊疗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


图片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影响广泛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每10万人中就有94.8~566人患病。由于病程慢性、症状突出且易反复急性加重,其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多样,与多种疾病存在重叠,治疗方案也因地区和患者个体差异而不同。


此前,大多数关于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数据来自高收入国家,我国对这一疾病的大规模研究较少,缺乏能反映整体患者特征的大数据。中国支扩联盟开展的BE-China研究,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


BE-China研究研究设计


BE-China是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旨在全面描述中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疾病特征,并探索不同收入水平地区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时与国际上其他支扩注册登记研究数据进行对比。


该研究招募了来自中国111家医院的患者,收集了成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基线和年度随访时的人口统计学、合并症、病因学检测结果等多方面数据。研究严格设定了纳入和排除标准,确保研究对象的准确性。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过去一年接受过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且显示一个或多个肺叶存在支气管扩张、临床病史符合支气管扩张症(包括慢性咳嗽、每日咳痰和急性加重史)的患者。其中急性加重的定义为至少三种以下症状持续恶化48小时以上且需要立即改变常规治疗:咳嗽、痰量增加或性状改变、痰液脓性、呼吸困难或运动耐量下降、疲劳或不适、咯血。为了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特征的影响,研究还根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大于平均水平(5553美元)的为中高收入地区,低于该阈值的为中低收入地区。


BE-China研究:多维度揭示患者特征


01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因分布


研究最终纳入了来自97个中心的10324名患者。我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1岁,女性占比58.2%83.1%为非吸烟者。


在病因方面,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43.2%),其次是特发性(29.6%),结核病也是相对常见的病因(12.2%),这与我国较高的结核病负担密切相关。不同收入地区的病因分布存在差异,中低收入地区结核相关、COPD相关、哮喘相关和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支气管扩张更为常见;中高收入地区则以感染后相关、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相关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的支气管扩张为主。


图片

图1 我国支气管扩张的病因


02
疾病负担差异显著


我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普遍负担较重。多数患者在入组前一年至少有一次急性加重(70.0%),57.2%的患者因急性加重至少住院治疗过一次。中低收入地区患者的疾病负担更为突出,他们比中高收入地区患者更年轻,合并肺部合并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比例更高,结核负担更重,影像学表现更严重,急性加重次数更多,住院次数也更多,生活质量更差。从肺功能来看,气流阻塞是主要的肺功能异常模式,中低收入地区气流阻塞的比例更高,而中高收入地区存在更多的肺功能轻度受损情况。


图片

图2 不同收入地区支气管扩张负担


03
微生物学特征


在微生物学方面,64.6%的患者有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可供微生物学分析。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铜绿假单胞菌(20.8%),其次是非结核分枝杆菌(5.6%)、烟曲霉(4.4%)和肠杆菌科细菌(3.8%)。不同收入地区的病原体分布也有所不同,中低收入地区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更为常见,中高收入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更为普遍。


图片

图3 我国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微生物学特征


04
治疗现状与地区差异


在治疗方面,我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治疗仍残存一些问题。多数患者未规律使用呼吸药物,吸入性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长期维持治疗的使用较少,气道清除治疗的应用比例较低,仅12.2%的患者进行过至少一种气道清除治疗。不过,中低收入地区在某些药物(如长效β受体激动剂、长效毒蕈碱拮抗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上比中高收入地区更频繁,且吸入性抗生素的使用也更多。


表1 不同收入地区常用治疗方法

图片


对比国际:中国患者与国际患者差异显著


与欧洲(EMBARC)和印度的支扩患者相比,我国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与EMBARC队列相比,我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女性比例较低、吸烟者较少、合并症发生率较低(除肝脏疾病外),但感染后病因和结核病导致的支气管扩张比例更高,肺功能较差,疾病严重程度更高,住院频率更高,但入组前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较少,预防性抗生素、黏液溶解剂或气道清除治疗的应用也较少。与印度注册登记研究的患者相比,我国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比例更高、吸烟率更低、合并心血管疾病、COPD和哮喘的比例更低,但住院比例和严重BSI评分的比例更高,长期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比例更低。


研究启示:关注差异,优化诊疗


研究指出,我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具有高感染后支气管扩张负担、高结核负担、高心理压力、严重的影像学破坏和高住院率等特点。中低收入地区的支气管扩张症更为严重,急性加重负担更高。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影响显著,中低收入地区可能面临更多不良环境暴露,如生物质燃料使用、空气污染等,且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同时,我国较高的结核负担导致结核相关支气管扩张患者病情更严重。此外,我国对哮喘等合并症的诊断可能存在不足,导致其在合并症中的比例被低估。


在心理方面,我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中重度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这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急性加重和住院风险。不过,中低收入地区患者虽然身体疾病负担更重,但心理负担相对较轻。


在治疗方面,我国在支气管扩张症的管理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虽然黏液活性药物的使用与欧洲相似,但目前缺乏足够证据支持口服黏液活性药物在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气道清除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我国的应用严重不足。吸入性抗生素和长期大环内酯类治疗在预防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方面的疗效已得到证实,但在我国的使用比例远低于欧美国家。令人意外的是,中低收入地区预防急性加重的治疗措施采用率较高,这可能与当地患者疾病负担较重有关。


未来展望


总体而言,BE-China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中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全面信息,揭示了经济不平等对患者疾病特征的重要影响。BE-China研究为后续了解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群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以及开展全球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对推动我国乃至全球支气管扩张症的诊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制定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诊疗规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


专家简介


图片

徐金富 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哈佛医学院呼吸病博士后
  •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 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中国支扩联盟创始人

专家简介


图片

瞿介明 教授

  •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
  • 上海市呼吸传染病应急防控与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兼感染学组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候任会长
  • 第六届全国麻醉和呼吸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Xu JF, Zheng HZ, Lu HW, Wang LW, Wu B, Lv XD, Luo H, Feng J, Li YY, Liu L, Jia JG, Mo WQ, Gu HY, Jiang JB, Wang DX, Wang B, Li L, Yuan Z, Li W, Xie M, Jie ZJ, Fan XY, Li D, Tian X, Zhang M, Guan WJ, Fan H, Song YL, He J, Chu DJ, Du CL, Zhang JQ, Cao C, Qu JM, Chalmers JD; BE-China Registry Investigators.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 the Chinese Bronchiectasis Registry (BE-China):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Respir Med. 2025 Feb;13(2):166-176. doi: 10.1016/S2213-2600(24)00364-3. Epub 2025 Jan 10. PMID: 39805296.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