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腾聚创发布24年业绩预告,全年营收16.3~16.7亿元,同比增长45.5%~49.1%,亏损收窄。
2.单季度营收4.95~5.35亿元,同比-6.2%~1.4%,利润端亏0.79~1.69亿元,同比减亏47.2%~75.3%。
3.全年激光雷达出货54.42万台,同比增长约110%,其中ADAS领域出货约51.98万台,机器人领域出货2.44万台。
4.除此之外,速腾达成了交付第100万颗激光雷达的成就,交付给了出货量占比不足5%的机器人领域。
5.速腾在机器人领域动作更多,产品矩阵更丰富,旨在借助汽车领域取得的平台、规模与质量优势,在机器人领域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速腾聚创最近消息频频。
首先是披露了24年的业绩预告。
24全年营收16.3~16.7 亿元,同比增长 45.5%~49.1%,利润端亏损 4.3~5.2 亿元,同比减亏 88.0%~90.1%。
单四季度营收 4.95~5.35 亿元,同比-6.2%~1.4%。单季度利润端亏 0.79~1.69 亿元,同比减亏 47.2%~75.3%。
虽然未能达到友商禾赛此前宣称的四季度盈利超2000万美元,全年盈利的目标。但同比大幅度的减亏,也表明了速腾正在努力向这一目标前进,即使过程有些漫长和坎坷。
速腾在报告中提到,同比减亏主要得益于ADAS产品毛利率的提升和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减少等原因。
虽然公司ADAS领域激光雷达的单价不断下降,从22年4300元的ASP下降到24年前三季度的2597元,甚至在24年4月份发布的最新一代MX产品,单价为200美元,但毛利率却是一直呈现上升态势。
从22年的-101%提升到24年前三季度的12%。背后的原因则主要是规模化制造和关键部件自研。
除了大幅减少亏损之外,业绩预告还透露了全年激光雷达出货量的情况。
24年全年激光雷达出货54.42万台,同比增长约110%。其中ADAS领域出货约51.98万台,机器人领域出货2.44万台。
跟去年前三季度表现平淡,四季度出货量飙升不同。今年每个季度的出货量都超过10万台,并呈现随季度环比走高的趋势。
这表明激光雷达的上车节奏正变得更加的平稳,具体销量不再只依靠单款车或单个季度的支撑。
第100万颗
其次则是达成了交付第100万颗激光雷达的成就。
遥想21年速腾才实现量产交付首款ADAS专用激光雷达产品M1,23年前三季度交付量也不过10万颗出头。
第100万颗激光雷达下线仪式
除了100万颗这个数字颇有象征意义之外,交付的对象也值得人仔细品味。
速腾没有选择营收占比80%,出货量占比超95%的ADAS领域客户,而是交付给了出货量占比不足5%的机器人领域,对方公司的名字也是简单直接,“人形机器人公司”。
该公司旗下的“青龙”机器人获得了这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1R激光雷达。
“青龙”机器人
速腾这一举动背后的意图不难理解,筑牢车载基本盘的同时,自身正大力往机器人领域发展,其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就曾公开表示,自身定位为“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
相较于纯粹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同时涉足机器人和汽车双领域不仅会扩大业务基本盘,并且相较于ADAS领域成熟化的大规模集中采购,机器人领域显然目前更处于早期阶段,采购也多以定制化和分散化为主,后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更高的毛利率。
速腾CEO邱纯潮此前曾提到,ADAS行业正常的毛利率水平为15%-30%,而在机器人领域的毛利率则为35%-50%。
更高的毛利率意味着更快的迎来盈利拐点。
可以看到,相较于ADAS领域单纯的激光雷达供应商,速腾在机器人领域动作更多,产品矩阵更丰富。
速腾在此前AI机器人全球发布会上,不仅推出了适用于机器人的激光雷达产品E1R和Airy,更是提高了布局深度,相继推出了机器人智驾算法 Robo FSD,机器人灵巧手 Papert 2.0、机器人增量零部件(Active Camera、力传感器、直线电机等)等产品。
速腾机器人领域产品
对速腾来说,汽车是起点,是激光雷达的重要应用,但也只是其中之一,迈过了车载的量产大山,现在要做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更广阔的视野,去追寻更宏大的市场。
如邱纯潮所说,速腾现在要做的就是借助汽车领域取得的平台、规模与质量优势,在机器人领域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