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拓宽“出海”路

  近日,联合国国际港口代码、进口木薯淀粉分拨中心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的鲁西国际陆港获批、启用。深居内陆的聊城依托内陆港,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进入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推动跨境电商等临港产业集聚,不断拓宽“出海”通道。

  聊城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凌峰介绍,聊城去年实现货物进出口629.2亿元,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新年伊始,聊城外贸企业正开足马力抢生产、赶订单、拓市场,冲刺首季“开门红”。

  海外订单足,企业扩产忙。在聊城市冠县威斯泰宠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种宠物食品在自动化流水线上加工、检测、包装。“今年销售额已达45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周娜说,随着海外订单增多,企业正在建设2000吨的宠物食品扩能项目。

  在阳谷县祥光工业园的鑫辉电缆有限公司,一捆捆电缆即将发往罗马尼亚肯尼亚等地。去年出口额达到625万元,让该企业坚定了“走出去”的信心,年产6000万米电缆智能化生产线正在改造中。

  去年,聊城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由55个增加至72个。在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加紧生产发往智利的新能源汽车。“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场景、习惯,我们以定制化策略加快国际化产品认证,推动更多、更好的产品走向全球。”中通客车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朱永虎说。

  为更好服务外贸企业,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水电气暖等方面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帮企助企,持续打造新能源汽车、宠物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出口产业;阳谷县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与业务指导,帮助企业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冠县实施跨境电商“五大行动”,全面提升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

  “为方便企业扩大出口,我们打通陆海数据传输瓶颈,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同时对AEO企业、转关企业推出优先查检和预约查检等便利措施,使企业货物通关效率提升30%。”聊城海关副关长侯健宁说。 (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