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下台的德总理,为何说他执政三年,把德国干成了“欧洲病夫”

AI划重点 · 全文约1795字,阅读需6分钟

1.德国在卸任总理朔尔茨的执政下,逐渐从曾经的“欧洲经济火车头”变为“欧洲病夫”。

2.朔尔茨的政绩单包括经济滑坡、能源危机、移民问题以及外交政策的不稳定。

3.由于德国大选,保守派联盟党的领袖默茨将接任朔尔茨成为德国新总理。

4.然而,默茨面临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包括乌克兰问题、美国对欧洲的经济吸血以及与中国的经贸难题。

5.德国民众对默茨能否扭转德国颓势表示担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提到德国,很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奔驰、宝马、布加迪,是啤酒香肠和黑森林蛋糕,也是“欧盟领头羊”的气势。

然而现在的德国,却逐渐从曾经的“欧洲经济火车头”,变成了现在的“欧洲病夫”。

而这一切跟卸任总理朔尔茨的“执政”脱不开关系。

朔尔茨:“怎么看都不及格”的成绩单

朔尔茨的总理之路并不好走。2021年底,他从默克尔手中接过权力,成为德国历史上的第四位社民党总理。当时全球正因新冠疫情遭受重创,德国也难以幸免。但朔尔茨显然没料到,仅仅三年后,他会用如此尴尬的方式告别政坛。

图片

这届被称为“红绿灯内阁”的执政联盟,由社民党(红色)、自由民主党(黄色)和绿党组成。初看很有象征意义,却因利益分歧和内部分裂,彻底成了德国政治的“大型灾难现场”。

我们来看看朔尔茨的政绩单:

首先是经济止不住地滑坡。德国过去赖以为生的三大经济支柱——俄罗斯廉价天然气、本土工业制造基础、中国巨大的出口市场,如今全崩了。俄乌冲突让廉价能源成了历史,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自2022年起逐步下滑,而本土工业巨头们也纷纷选择南下东南亚、“移情别恋”美国。根据2023年德国经济部数据,德国当年GDP增速长期在零增长附近徘徊。那些年“德国制造”的荣光呢?全是回忆了。

图片

不仅如此,就连能源危机雪上加霜。俄乌冲突爆发后,朔尔茨政府为了讨好欧美,拒绝继续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甚至连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后的调查也三缄其口。这种暧昧的态度让德国国内能源价格暴涨,几乎击垮了制造业的根基。德国家庭和企业纷纷抱怨:“我们不想成为能源问题的试验田!”

就连移民问题,也越来越棘手。2022年,德国政府启动了大量接收难民的政策。据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事务局统计,到2023年,德国接收的难民数量已高达200万人。大量难民涌入对德国社会的冲击更加明显,本就在疫情中受影响的社会福利体系,更加不堪重负,治安问题也接二连三地爆发。

图片

最后就连外交政策也是“神仙打架”。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完全是朔尔茨的一个“定时炸弹”。她频繁挑战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高呼“价值观外交“,还在会谈中公开叫板朔尔茨。2023年年初,她更因“不小心”在公开场合谈起北约对俄的“战争”,引发国际轰动,这不仅让德国显得非常尴尬,也让人对德国的外交方向感到困惑。

图片

要是默克尔亲眼看到德国从“稳定剂”向“病夫”转变,不知会作何感想。

图片

默茨上台,德国的救星还是下一场“灾难”?

朔尔茨的提前下台是必然的,这能让德国选择了一个新方向,也就是保守派联盟党的领袖默茨。这位身高近2米的业余飞行员,虽然在政坛经验上稍显稚嫩,但不妨碍他靠强硬立场获得一众选民的支持。

然而,默茨的底牌真的能扳回德国的颓势吗?问题还是很复杂。

图片

根据德国选举法,默茨的联盟党在大选中获得了28.6%的票数,仅靠这一成绩无法单独组阁。

而得票第二的德国选择党,以20.8%成为最大反对党。

此外,社民党和绿党也依旧存在,分别拿下了16.4%和11.6%的票数。

由于德国挑明不与极右翼的选择党合作,默茨只能再重新拉上两个“队友”搞联合执政。

图片

想想过去那一地鸡毛的红绿灯内阁,这种“多党合作”到底是解药还是毒药,还真不好说。

默茨的新政府: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首先,国际掣肘依然存在,乌克兰问题、美国对欧洲的经济吸血、与中国的经贸难题都还摆在默茨桌面上。

这位新总理能比朔尔茨,更强硬地捍卫德国的独立性吗?外界并不乐观。

然后是国内反对党“磨刀霍霍”,选择党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变量。

近年来,选择党借反移民、反欧盟等立场在基层吸粉无数,如今已然成为德国议会的第二大力量。

选择党的核心人物魏德尔尤为值得关注,这位会讲中文的女性政坛新星,正在逐渐成为“德国强硬派”的代言人。对于她来说,默茨如果出问题,那就是她一次绝佳的机会。

图片

还有最复杂的经济复苏任务。德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能源依赖和制造业衰退的问题。工业巨头们对成本考量压倒一切,它们会为了爱国情怀,而无条件回归德国吗?听上去不太现实。

有人说,默茨的上台并不是德国的救赎,而是一场更危险的赌博。赌博完胜,德国可能暂时止血;如果失败,那说不定2029年的德国选择党就真能翻身执政。这种情况下,默茨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而德国民众的耐心也未必无限。

结语

看到“欧洲病夫”这顶帽子,德国人心里估计很不是滋味。作为一战和二战的亲历者,德国对“病夫”的称谓并不陌生。而如今的局势,让人不禁想起19世纪末英国媒体给德国贴上的那个蔑称。

那么,大家觉得,换了总理的德国能摆脱困境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中国网:德国大选尘埃落定:联盟党的组阁之路荆棘丛生2025-02-26

2.海外网:总台记者直击丨德国多地举行示威 抗议北约“拱火”俄乌冲突2023-10-04

3.中国青年网:德国计划引入大批移民 应对人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2022-12-12

4.参考消息网:研究报告:德国出口对中国重要性下降2023-08-29

5.中国新闻网:协议通过 朔尔茨下周将接替默克尔成为德国新总理2021-12-05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