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2024年第二批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名单,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员工张恒珍、吴金源、黄巨利、郑珊廷、陈伦金等5人获评首席技师。本次全省共评审出9名首席技师,该公司占55%。
据悉,此次入选名单是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2024年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方案的通知》(粤人社函〔2024〕96号)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并经企业自主评审、地市推荐、资料复核、社会公示后产生,旨在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张恒珍
党的十八大代表、十九大代表,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她大胆创新,首创“反向冲洗法”,相继参加系统内多家企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参加完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70多项,攻克长周期瓶颈问题166项。完成中国石化集团脂肪烃高级技师培训教材8万字,组织技术论坛124场,开展深夜课堂156次,发表论文7篇。参加乙烯装置操作工国家题库修订和国家职业标准修订。作为中国石化“张恒珍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牵头人,解决技术难题49项,多次荣获中国石化技能创新成果奖项。带徒71人,作为主教练带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获得团体第一、个人第一“双第一”的好成绩。
吴金源
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工匠、中国好人、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参与了我国首套自主产权的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和全球规模最大、国内首套、全球炼油行业颠覆性技术的260万吨/年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建设与开车,为茂名石化成为国内加工劣质原油能力最强的炼化企业作出积极贡献。作为中国石化“吴金源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牵头人,解决加氢装置瓶颈难题共计200余项,累计创效5020万元,摸索出“加氢装置高压法兰拆装质量监督吴金源操作法”,成为石化行业加氢装置检修质量管理的“宝典”。
黄巨利
国家级“黄巨利技能大师工作室”牵头人,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南粤技术能手、中石化乙烯装置工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总结了一套可以预知机组运行状况、延长机组运行周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系统操作方法,被国内乙烯专家称为“巨利操作法”,突破了提高乙烯收率的瓶颈,解决了低负荷下三大机组和乙烯塔的平衡问题,及装置超低负荷运转状态下的生产操作难题。累计完成创新课题46项,师带徒15人次,带领团队解决技术难题60多个,检查处理了371起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隐患,为茂名石化乙烯裂解装置创造了达标时间最早、安全运行时间最长、无非计划停车时间最长、总损失率最低、冰机无检修时间最长等5项“全国之最”作出了突出贡献。
郑珊廷
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第一届南粤技术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电工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他长期扎根基层,对技术创新孜孜以求,攻克60多项困扰电力系统长周期运行的技术难题,通过继电器国产化攻关彻底解决成套设备运行问题,其中“缩短继电保护回路调试试验时间”攻关项目,将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二以上,有效保障电气安稳运行。作为中国石化“郑珊廷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牵头人,提出合理化建议35项,带领团队成员完成15个“揭榜问诊、解题攻关”等课题,编写《UPS预防性策略维护操作》等10篇操作指导书,参与中国石化设备员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及题库编写,以“导师带徒”方式培养4名高级技师、2名技师。
陈伦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广东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模范工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参与中科炼化及上海高桥石化等重大项目开车审查,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开好茂名石化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首创“重油大管径管线双向吹扫法”,完成重点项目攻关56项,攻克瓶颈问题113项。组织编写45万字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技师培训教材,开设技术论坛47场。作为“陈伦金技能大师工作室”牵头人,带领团队解决技术难题92项,参与工艺实操授课13期,开展专班课堂87次,参加中国石化常减压装置操作工国家题库修订。2023年荣获中国石化职业技能竞赛优秀裁判奖。带徒63人,为茂名石化人才培养贡献积极力量。
文、图 | 记者 詹翔闵 通讯员 张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