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财长将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极不寻常”
在国际经济治理的大舞台上,G20一直是各国协调政策的重要平台。
然而,2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宣布,称自己将缺席会议。
这一罕见现象,打破了国际金融合作的常规。
据路透社评论,美方此举"极不寻常",引发全球关注。
这一决定背后,既有美南土地改革之争,也有大国博弈的暗流涌动,更折射出特朗普新政府的国际战略取向。
美国财长的缺席风波
2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于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表示,他将不参加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理由是需要处理"在华盛顿的工作事务"。
贝森特称,一位财政部高级官员将代替他参加会议。他同时表示,期待不久以后在华盛顿举行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上与其全球同行会面。
对此,路透社在报道中评论称,贝森特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对美方来说"极不寻常",因为美国在以往会议上经常对金融和货币政策相关协议发挥"主导作用"。
外界普遍认为,这种主动缺席的决定背后必有深意。
此外,就在贝森特宣布缺席后不久,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对外表示,自己将不会出席2月20日至21日在南非举办的G20外长会。
美国彭博新闻社评论犀利地指出,美国国务卿缺席G20外长会议比较罕见,毕竟,在国际政治场合,高级官员的出席与否往往被视为一种外交姿态。美国重要内阁成员接连缺席G20会议,这种情况在近年来的国际多边外交中并不常见。
显然,这种缺席不仅仅是日程安排的问题,更是国际政治中的一种战略考量。
美南关系紧张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要探究美国高官为何要缺席G20会议的根本原因,不得不提到美国与南非这个G20轮值主席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双边关系。
今年2月初,特朗普猛烈抨击南非土地改革,指责南非正在"没收土地",对待某些阶层的人"非常恶劣",并宣称美国"不会容忍",将对此采取行动。
鲁比奥也公开表示,自己不出席G20外长会议就是为了抗议南非政府的《征用法案》。
特朗普甚至签署了行政命令,以南非的土地法律"涉嫌歧视"为由暂停了美国对南非的援助。
这种直接将双边争端带入多边外交场合的做法,在国际关系中并不常见。
而面对美方的指责,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毫不退让。
他明确表示,南非政府没有没收任何土地,政府近期通过的《征用法案》符合南非宪法规定。
在2月6日的南非国情咨文中,拉马福萨更是态度坚决:"我们不会气馁。我们不会被吓倒。我们不会被霸凌。"
大国博弈的新舞台
美国财政部长和国务卿同时缺席G20会议,其影响远超美南双边关系,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态度,也反映了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化。
贝森特在谈及缺席原因时,出人意料地提到了中国。
他称自己的"中国同行"也不会去南非参会,双方将进行一场通话。
关于通话内容,贝森特毫不掩饰其强硬态度,表示会和中国同行讨论芬太尼问题,并重申"中国是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主要来源地"的说法。
此外,关税问题可能是另一个交锋领域。
这种将缺席G20会议与中国联系起来的做法普遍被媒体认为缺乏逻辑。
中国方面对此表示,关于美方的有关决策,中方不做评论,但中方将继续支持南非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相关工作。
这表明在美国选择退出部分国际场合的同时,中国仍然坚持参与和支持全球治理体系。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显示出明显的单边主义倾向。
从对巴拿马、加拿大等国提出的领土索求,到以加征关税为由威胁墨西哥管控边境,再到对南非土地改革的干预,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风格被许多观察家描述为具有强烈的"掌控欲"。
然而,如今的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些分析认为,美国可能高估了自己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仍沉浸在单独主导世界的幻想之中。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全球面临的种种挑战。
G20作为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其意义在于为各国提供对话和协调的机会,而不是成为某国威胁他国的政治武器。
参考信息:
观察者网-缺席G20会议,美国财长硬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