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性休克是导致重症感染患儿疾病进展甚至死亡的常见病因。我国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性休克患病率1.5%~5.2%,病死率18.3%~27.6%。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儿童脓毒性休克诊断及治疗方案不断优化。近期,专家组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基础上制定了“儿童脓毒性休克管理专家共识(2025)”(以下简称“本共识”)。现将本共识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一、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诊断
共识指出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标准可遵循2024年SCCM颁布的“儿童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即菲尼克斯脓毒症评分(Phoenix sepsis score,PSS)(表1):疑似感染的患儿PSS≥2分诊断为脓毒症;脓毒症患儿PSS心血管评分≥1分,诊断为脓毒性休克。
表1 儿童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Phoenix标准2
脓毒症休克的早期识别:对感染或疑似感染患儿应关注心率变化及组织低灌注表现,包括心率增快、外周脉搏减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2s、皮肤花纹、四肢末梢凉、意识改变(嗜睡、淡漠、烦躁)、尿量减少、代谢性酸中毒、乳酸>2mmol/L等,提示发生休克的发生。
二、抗感染和清除病灶
推荐意见1:尽可能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前留取病原学检测标本。
建议在常规检测方法未获得病原学诊断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时,进行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技术检测。
推荐意见2:诊断脓毒性休克后1h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及时清除感染病灶。
👉液体复苏
推荐意见3: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实施液体复苏,单次复苏液量为10~20ml/kg,5~20min输注完毕;存在严重肺损伤或心功能不全时减慢输注速度,每次液体复苏后进行容量和心肺功能评估。
第1小时液体复苏量可达40~60ml/kg。
推荐意见4: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前评估容量反应性和容量耐受性,液体复苏过程中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容量过负荷。
容量反应性评估方法包括每搏输出量(及其替代指标)和小剂量液体复苏试验、被动抬腿试验和呼吸阻断试验前后的心输出量变化等,方法选择需考虑患儿年龄、通气支持状态、心功能状态、测量心输出量的设备可及性及精度等。
容量耐受性评估包括右心和左心,中心静脉压(CVP)显著升高(>12 mmHg)或右心显著增大的患儿容量耐受性差,综合肾静脉、门静脉、肝静脉血流频谱形态及下腔静脉内径的静脉充盈超声评分可反映患儿右心的容量耐受性;血管外肺水增加、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反映左心容量耐受性差。容量耐受性可通过以心肺为核心的床旁超声多器官血流评估实现。
对于无相关评估设备和技术的地区,建议复苏过程中严密评估容量过负荷的临床表现,出现新发肺水肿(呼吸增快、肺部啰音增加、氧需求增加)或肝脏肿大等表现时应立即停止液体复苏,必要时进行利尿或脱水处理,并同时评价心脏功能。
推荐意见5:首选平衡晶体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晶体液使用后仍存在低血压或合并低蛋白血症时加用白蛋白。
👉血管活性药物
推荐意见6:脓毒性休克患儿充分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或低灌注,应及时启用血管活性药物。
推荐意见7:首选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血管活性药物;需大剂量儿茶酚胺类药物维持血压时启用血管升压素;合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且一线药物无效时适当加用其他类型正性肌力药物。
如果监测为高排低阻型休克建议首选去甲肾上腺素,低排高阻型首选肾上腺素,低排低阻型可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肾上腺素。本共识不推荐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及左西孟旦等强心扩血管药物作为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首选用药,当一线药物使用后仍存在心功能不全相关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时可作为二线药物应用。
👉血流动力学检测
推荐意见8:临床观察指标结合血流动力学监测,制订复苏目标,指导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监测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1.临床观察:心率、血压、皮肤、意识、尿量及血乳酸变化。复苏目标为心率及血压达到年龄匹配的正常值范围,脉搏搏动有力且外周和中央动脉搏动无差异,肢端温暖,CRT≤2s,意识清醒,尿量>1ml/(kg·h),血乳酸增高者恢复至正常水平。
2.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基于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异质性,建议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以下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
(1)中心静脉压和有创血压监测:平均动脉压(MAP)、CVP,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动脉)CO2分压差等。
(2)应用无创或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如床旁超声、阻抗法无创心输出量监测、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等)进行压力、容量、心功能、流量(如心指数)及血管阻力(如全身血管阻力指数)的监测。
(3)推荐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目标值:
①根据患儿基础疾病及器官灌注的需求,确定MAP目标值于该年龄组P5~P50或>该年龄组P50;
②灌注压(MAP-CVP)目标为[55+1.5×年龄(年)]mmHg;
③心指数3.3~6.0L/(min·m2);
④(中心静脉-动脉)CO2分压差<6mmHg;
⑤中心静脉氧饱和度>0.70;
⑥全身血管阻力指数800~1600 dyne·s/(cm5·m2)。
推荐意见9:脓毒性休克尽早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初始复苏治疗者若伴有呼吸窘迫,可尝试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支持,但需要严密监测及动态评估患儿病情变化。若呼吸窘迫无改善或加重、患儿对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无反应,应尽早行有创机械通气。
推荐意见10: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按照“儿童ARDS诊断和管理指南(第二版)”的推荐给予呼吸支持。
无创机械通气:合并ARDS或存在ARDS风险的患儿,常规氧疗或经鼻高流量氧疗支持后无明显改善,但暂无明确气管插管指征时,可在限定时间(6 h)内尝试无创机械通气,并密切观察临床变化;已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患儿,在接受治疗6h内无改善或出现呼吸和心率增加、呼吸做功增加、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氧浓度降低等病情恶化表现,则立即给予有创呼吸机支持。
有创机械通气: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轻~中度ADRS,SpO2保持0.92~0.97;重度ARDS在优化持续呼气末正压后,可接受SpO2<0.92,避免长时间低氧血症(<0.88)或高 SpO2(>0.97),同时应避免长时间高氧吸入。
推荐意见11:脓毒性休克合并液体过负荷或利尿剂治疗无反应的AKI患儿进行肾脏替代治疗(RRT)。
推荐意见12:不推荐在脓毒性休克患儿中常规使用血浆置换。
推荐意见13:体外膜氧合(ECMO)可作为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挽救性治疗措施。
推荐意见14:脓毒性休克患儿使用镇痛镇静药物以加强器官功能保护。
在器官功能不稳定期可予深镇静,器官功能相对稳定期给予浅镇静。
推荐意见15:动态监测脓毒性休克患儿凝血指标。
推荐意见16:儿童脓毒性休克抗凝治疗的时机,需根据患儿的凝血功能状态确定。
推荐意见17:经充分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GC),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儿不建议常规使用。
对于脓毒性休克患儿同时伴有急性或慢性皮质醇暴露、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其他GC相关的内分泌性疾病,或最近使用酮康唑或依托咪酯治疗者,以及经充分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建议使用GC治疗。氢化可的松初始剂量为2mg/kg,之后为1mg/kg(最大剂量50mg),每6小时1次,疗程≤7d;或甲泼尼龙1~2mg/(kg·d),分2~3次给予。一旦停用升压药则需逐渐减停GC。
推荐意见18:不推荐脓毒性休克患儿常规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于部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合并脓毒性休克患儿可考虑应用。
原发性免疫缺陷合并感染及IgG<2g/L时可启动IVIG替代治疗;而对于继发性免疫缺陷,首先需要解决可逆性病因,在某些情况下IVIG替代治疗作为一种 短期桥接措施,为逆转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因争取时间。
推荐意见19:控制血糖目标7.8~11.1mmol/L,不推荐严格控制血糖。
推荐意见20:脓毒性休克合并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时不推荐使用左旋甲状腺素。
推荐意见21:在确认胃肠道血流灌注稳定且无肠内营养禁忌证情况下,可启动早期肠内营养,同时密切监测胃肠道并发症;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不是肠内营养的禁忌证,可早期滋养性喂养以改善胃肠道血流和功能。
这里的“早期”指的是诊断后48h内。
推荐意见2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建议使用限制性输血策略(血红蛋白<70g/L时输血)。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暂无输血阈值的推荐。对血小板减少的非出血性脓毒性休克患儿,不推荐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不推荐对脓毒性休克无出血风险的患儿进行预防性血浆输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脓毒性休克管理专家共识(2025).中华儿科杂志,2025,63(03):220-229.DOI:10.3760/cma.j.cn112140-20241106-00794
2.黄翰武,赵喆,王义,等.2024年《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国际共识Phoenix标准》解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4,39(06):409-416.DOI:10.19538/j.ek2024060602.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