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脚底长痣并非容易恶变,恶变后的黑色素瘤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仅为0.0009%,即平均100万人中只有9人患病。
2.摩擦并非痣的恶变危险因素,大多数痣的恶变主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强烈的日晒、儿童期反复的严重晒伤等。
3.为了减少痣的恶变风险,可以采取避免长时间暴晒、穿戴适当防晒衣物、使用防晒霜等措施。
4.除此之外,发现痣有变化时,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而非盲目切除。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痣的恶变风险总体很小
摩擦不一定是
痣的恶变危险因素
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有这些
1.避免长时间的暴晒;
2.穿戴适当的防晒衣物,进行物理遮挡;
3.皮肤暴露部位使用防晒霜;
4.用上太阳镜,保护眼睛;
5.定期观察优于盲目切除。
更主流的学术观点是,大多数出生后慢慢长出来的这些痣,基本上终生都是良性的,恶变风险很小,基本不用预防性地切除痣。
如何自己观察?
A为外观上面的不对称(Asymmetry),痣不是圆形或椭圆形,从中间画一条线的话,两边的外观各不一样;
B为边界(Border)出现了变化,变得不规则、不清楚或者像扇形;
C为颜色(Color)的多重变化,不再是单纯的一个颜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颜色,红的、白色、黑色、褐的、蓝的,都可以出现;
D为直径(Diameter)变大,一般出生后的痣直径在5毫米以下,如果直径大于了6毫米,那就要稍微留意下;
E为痣出现了进展(Evolving),这指的是痣和身上别的痣看起来不一样,比如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层面出现了变化。
参考文献
策划制作
作者丨唐教清 皮肤科主治医师
审核丨程芳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主任医师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