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今年主抓七方面工作

央广网福州2月26日消息(记者罗晓英)2024年,福建省煤矿安全生产无事故,非煤矿山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1.4%、77.8%;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同比2023年下降29.4%,累计劝阻搬离“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电动自行车39.9万辆;在全国率先部署建设2.1万个应急避难场所,实现所有县乡村全覆盖……2月26日,2025年度福建省应急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会上通报了2024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情况,以及2025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丘毅介绍,2024年,福建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有效防御暴雨、台风、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图片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主要工作成效方面,安全责任链条层层拧紧。推动出台省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全国首创、每月动态发布安全风险指数,对风险较高的县(市、区)“开小灶”帮扶指导;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0.2万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9万项;省市县三级政府挂牌督办382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和区域(行业)性火灾隐患。

自然灾害防御有力有效。实施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发放转移避险入户明白卡6.61万张,配备安全“五小件”17.71万套,有效防御“6·9”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和台风“格美”正面登陆影响;在全省部署1138套视频监控和455套森林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

基层应急能力持续提升。投入4.5亿元、连续三年实施“五个一百”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资12.96亿元,建设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预警指挥、航空应急等3个国债项目;创新试点“闽企安”安全生产AI助手;举办第一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推进省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试点无人机空地一体化体系建设。

2025年,福建省应急管理系统将重点从七个方面做好工作。

健全完善责任压实机制,持续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强化事前预防,持续优化安全风险指数模型,研发安全风险指数信息化系统。

健全完善隐患治理机制,持续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完善警示约谈、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深化发现问题隐患、会商研判风险、点评通报整改全流程督导。

健全完善靶向整治机制,持续提升精准治理质效。重点推进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项目和尾矿库风险隐患治理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化工园区“十有两禁”安全整治提升,确保90%左右化工园区达到D级。

健全完善灾害防御机制,持续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探索救灾物资向高风险地区前置储备,提升救灾物资统筹保障的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健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持续优化应急救援体系。开展全省社会应急力量分类测评试点,推进省防汛区域救援中心、矿山救援基地、航空救援基地等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健全完善支撑保障机制,持续补齐基层应急短板。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工作机制,指导镇村两级组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健全完善监管执法机制,持续强化应急法治保障。推广“闽企安”安全生产AI助手,实行智慧监管,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助力企业安全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5年,福建省应急管理系统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着力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丘毅表示。